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2-02 12:42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蘋果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
35.台積下季不淡
台積電明年首季業績不看淡,董事長張忠謀昨(1)日出席危機經濟學家盧比尼與會的投資論壇表示,明年晶圓代工產業預估成長14%,雖第1季是淡季,但台積電表現還是可優於歷年同期表現,預估明年第1季台積電季營收衰退幅度,約在5%以內,甚至有機會與今年第4季相當。
外資對台積電後市看法分歧,本周連三賣、賣超32,152張,惟股價卻無畏外資減碼,昨日收盤達64.6元,創下今年1月6日以來新高。同時,在張忠謀看多下,昨晚台積電ADR開盤大漲逾2%,預期對今日股價會有正面激勵效果。
針對張忠謀明年第一季樂觀預期,花旗環球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徐振志認為,台積電營收成長,能一路旺到2011年第1季,關鍵在於產品線需求暢旺,明年第1季上旬主要受惠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消費性電子的強勁需求,於第4季下旬至2011年第1季,繪圖產品需求轉強,會讓半導體景氣更趨強勢。
36.全球11月PMI 意外強彈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1)日公佈,11月採購經理人指數達55.2,月增0.5個百分點,不僅是連續第4個月回升,也創7個月以來新高,顯示大陸經濟成長動能進一步增強。不過,數據也透露物價上漲壓力遽增,可能推高緊縮預期。
記者康彰榮/綜合報導
另外,匯豐昨也公佈11月中國PMI,當月指數為55.3,創該指數8個月來新高,其中製造業產出價格創下歷史最大升幅,顯示企業投入成本激增。
PMI是宏觀經濟的重要監測指標之一,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水嶺:PMI高於50,反映當地製造業經濟擴張;低於50,則顯示製造業經濟衰退。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CFLP)公佈的11月PMI為55.2,優於路透稍早預測的54.7。在11個分項指數中,以購進價格指數升幅最大,較10月上升3.6個百分點,達73.5,為該分項指數近兩年新高。分行業來看,20個行業該分項指數全部高於50,其中更有15個行業高於70%;分產業類型看,原材料與能源、中間品、生活消費品和生產用製成品類企業普遍較高。
在下降的4個分項指數中,進口指數下降2.2個百分點,降幅最大。
CFLP特約分析師張立群指出,11月份PMI指數繼續提高,預示經濟景氣度提高,與今年以來投資、出口、消費增幅較高的情況一致。另一方面,需要注意工業增長率、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率持續下滑,這些變化與近幾個月來的PMI指數走勢不同。
張立群認為,未來大陸出口和投資、消費增幅均有下滑可能,受其影響,經濟增速回落預計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綜合來看,當前經濟形式比較複雜,未來走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匯豐公布的PMI報告則指出,中國製造業11月的產量繼續上升且增速顯著,遠高於長期平均值。至於增產的原因,製造業廠商普遍表示與新業務量進一步增加有關。
11月新業務整體增速為8個月以來最快。新出口訂單也有增加,增速加快至7個月以來最大。不過新業務的整體增速大於新出口訂單增速,顯示新業務的增長主要源於國內市場。
高盛最新分析報告稱,儘管中國採取緊縮的措施,但出口訂單的數據,加上信貸及貨幣供應的持續增加,推動11月的PMI數據繼續升高。
37.台灣上月PMI 8個月來首回升
匯豐銀行指出,受惠於新訂單總量微幅增加,台灣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7,不但高於10月的48.6,也是8個月以來首次回升。但值得注意的是,投入價格已連續18個月走揚,11月升幅更創下歷史新高。
匯豐指出,台灣製造業11月的投入價格大幅上升,主要原因來自原物料價格上揚、部分品項供應短缺、匯率波動等不利因素;台灣製造業投入成本已連續18個月處於上升狀態,且11月升幅為也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另外,產出價格也隨成本上升,但在新業務競爭激烈下,預期未來難有更大升幅。
38.台股越新高 作帳行情來了
台股價量齊揚昨(1)日大漲147點,以8,520點再創2008年6月以來新高。不僅第一金、華南金、彰銀等金融股帶頭大漲,台泥、台塑、遠東新、裕隆等集團股昨日漲幅也超越大盤,年底作帳行情已提前啟動。
台股選後走勢超強,成交值連2日維持1,500億元以上大量,台指期勁揚149點,摩台期也大漲5.66點。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指出,台股近2個交易日指數表現超強,主要由於台幣是11月全球超強的非美元貨幣,吸引熱錢擴大湧入、政府基金930億元代操部位釋出入市及台股今年漲幅落後,趕在年底前補漲等原因,推升台股近日價量齊揚。
蔡明彰表示,以11月單月各國貨幣相對美元的貶值幅度來看,印度貶值達3.4%、韓國貶值2.9%、菲律賓2.2%、新加坡1.7%、馬來西亞1.5、印尼1.1%,而台灣的新台幣僅微幅貶值0.2%,幾乎可以說是持平。蔡明彰認為,台幣的強勢表現是近日吸引國際資金持續、甚至擴大流入台灣的主因,也成為台股重要的資金動能。
此外,包括退撫基金及勞退基金近2日分別撥款300億元及350億元的代操金額給得標的投信,後市無論是基本面還是題材面都可望維持多頭格局,此時代操基金適時撥款,預期代操投信必定在第一時間建立持股部位。
針對昨日金融股大漲,蔡明彰認為,明年ECFA即將生效,因此進入12月之後,金融、營建、資產等ECFA受惠族群才會成為市場資金佈局重心。
除了金融股帶頭大漲之外,從盤勢軸心來看,傳產、電子集團股都有走多的跡象,其中,台泥、台塑、遠東新、裕隆、台玻等傳產龍頭股、集團股,昨日股價漲幅均超越大盤,集團年底作帳行情似已提前發動。
摩根富林明JF台灣金磚基金經理人葉鴻儒表示,兩岸關係在簽署ECFA之後,實質利多將從2011年展現,台股在資金面、基本面、政策面、題材面大力助陣下,整體走勢仍有持續上攻的空間。
39.新F4昨稱后 今爭王
台股不僅指數帶量創今年新高,新舊F4的股價PK大賽也精彩可期。新F4股來勢洶洶,昨日宸鴻收694元已打敗大立光成功,碩禾昨日也繼續大漲收846元,與宏達電的860元僅差14元,係兩者價差最少一次,今日再戰股王寶座。
11月以來,新F4股市值合計爆增1,950億元,宸鴻市值激增423億元僅次於宏達電,碩禾市值也增加達50億元。
新F4股今日將持續成為盤面焦點,包含碩禾與宏達電的股王爭霸戰,以及宸鴻、大立光再度連袂攻堅700元關卡。
五都選舉後,儘管法人還沒有積極進場動作,不過在勞退以及退撫基金撥付投信代操,挹注資金活水,及預期江陳會等政策面利多出籠,市場投資人已有積極進場追價高價股的態勢。
新F4股周三再掀起漲勢,尤其是碩禾以及宸鴻兩檔10、11月新掛牌股,挾掛牌未久流通籌碼少以及法人布局基本持股等優勢,加以市場看好明年太陽能及觸控面板出貨大幅成長商機,激勵股價連袂帶量大漲。碩禾周三盤中高點848元逼近當日850元漲停價位,收盤價846元大漲達6.4%,與宏達電的860元僅差14元(幅度只有1.8%),碩禾隨時有機會取代宏達電,成為新股王。
40.外資看金融:趕快回補
金融股昨(1)日挑起台股大漲的多頭神經,瑞士信貸證券台灣金融產業分析師許忠維指出,外資對金融股持股部位降至9%逼近歷史新低,五都選後反映兩岸金融開放題材,預計將帶動外資回補。野村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王嘉樞則看好台灣銀行體系未來2年以美元計價的獲利年複合成長率(CAGR)可達30%,稱冠台股所有產業。
許忠維認為,國際資金從今年第3季開始賣超金融股達78億元,反應在過去2個月金融股指數下跌3.3%、劣於大盤同時間的上漲1.6%,而9%的金融股持股比重,在歷史上也只發生過2次:一是2008年底金融危機、二是2002年。
許忠維指出,缺乏利多題材支撐,是金融股過去一段時間表現欠佳的原因,但此情況在未來幾周將會改變,包括江陳第6度會面等議題,都有助於金融股投資氛圍的改善,加上目前2011年P╱B值僅1.1倍,以2011年整體獲利成長率可達22%來看,這樣的投資價值並不算貴,看好台新金控與中信金控等消金題材標的。
除了國際資金買盤有利金融股股價反彈外,來自外資圈sell side從基本面的喊進,也是昨天金融股飆漲逾4%、佔大盤成交比重達15%的關鍵,包括港商野村證券全面喊進2011年金融業獲利大幅成長題材、及美銀美林證券點名台股紅包行情、喊進元大金控等。
41.緯創決發GDR、辦現增
緯創昨(1)日董事會決議發行海外存託憑證(GDR),以及6,000萬股現金增資,總籌資規模上看105億元~123億元。緯創也同步拍板大陸西進設廠案,決議跟隨戴爾以及聯想兩大客戶,落腳成都。緯創跟進後,代工廠重慶、成都兩大聚落成形。
緯創指出,將以詢價圈購方式,辦理額度5,000萬股~6,000萬股現金增資,暫訂發行總金額為33億元;並擬於1.2億股~1.5億股額度內,發行GDR,暫訂每股1.95美元。與昨日收盤價61.5元相比,折價幅度約3.7%。
緯創指出,預計GDR發行總金額為2.34億美元~2.93億美元,約合新台幣72億元~90億元。兩大籌資案估計總籌資金額高達105億元至123億元。緯創指出,籌資目的是償還銀行借款、強化財務結構,也為明年的營運成長預備銀彈。
42.6次江陳會 敲定台商徵收補償
兩岸第六次江陳會即將啟動;其中最關鍵的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可望獲得具體進展。據高層官員透露,以往大陸台商憂心的徵收補償議題,將獲得具體解決,北京有關部門承諾,一旦大陸台商資產因故遭到徵收,將可獲得適當補償。
此次江陳會的主要議題有二,即兩岸投資保障協議及醫藥衛生協議。據了解,陸方將藉投資保障協議的洽商,爭取大幅鬆綁來台投資限制,但我方則將祭出「例外條款」,以此緩和開放的壓力。
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昨天離開台北,結束兩岸六次江陳會預備磋商;行政院長吳敦義1日透露,第六次江陳會談我方規劃將在16、17日左右於台北舉行,現正等待北京的答覆;六次江陳會登場進入倒數計時。
而經濟部長施顏祥與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將於今(2)日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就兩岸投保協議談判進度提出專案報告,根據經濟部提供的書面內容指出,兩岸初步鎖定六大範圍討論,包括投資人定義、投資待遇、匯兌、徵收、損失補償以及爭端解決。
43.醫藥協議確立5不原則
納入年底第六次江陳會議題之一的「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大致底定,包含傳染病防治、醫藥品安全管理及研發、中藥材安全管理及中醫藥研究、緊急救治等4項議題,據了解,我方還將積極爭取推動兩岸新藥研發合作,促進台灣醫藥生技產業發展。
此外,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昨(1)日強調,台灣方面堅持以「五不原則」作為此協議協商的基礎,即不涉及醫學人才培養、不開放大陸醫事人員來台考照、不開放大陸醫事人員來台執業、不開放陸資來台設立醫院、不開放大陸醫院健保給付。
陸委會昨偕同衛生署、經濟部等相關成員召開背景說明會。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表示,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藥品醫療器材市場,除了保護民眾健康權益外,此協議也將兼顧兩岸醫藥產業合作。
行政院官員表示,兩岸洽簽的醫療協議,台灣將爭取以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國際標準為醫藥品認證最大原則,並爭取新藥在臨床項目、審核流程大幅簡化,以降低生技產業資金投入風險,增加市場准入的便利性。
而在傳染病防治方面,由於兩岸人員往來每年超過500萬人次,透過此協議,雙方希望建立更透明而即時的通報機制,防止如SARS、H1N1新型流感等重大傳染病疫情擴大。
另外,在中藥材安全管理方面,據衛生署統計,66%台灣民眾經常性使用中藥,而台灣中藥材卻有90%從大陸進口,其藥材當中經常含有重金屬、殘餘農藥等,因此,此協議也將爭取加強中藥材品質源頭管理。
在緊急救治方面,雙方將建置緊急救治協處機制。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台灣旅客在大陸遭遇意外時,我方希望第一時間安排救治的醫院,將訊息立即傳回台灣並通報家屬,並促成病患轉送回台灣醫院接手救治。
而針對外界關心的「醫療觀光」議題,此次並未安排在協議當中。衛生署副署長蕭美玲表示,陸客現在已有一定比例在觀光行程中加入健檢行程,按照現行陸客來台規定辦理即可。據衛生署人員提供相關數據指出,今年1~8月,有逾3,000人次陸客安排觀光健檢行程。
44.不討論新藥認證 生醫業失望
第六次江陳會將簽署「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包括兩岸傳染病防治、藥品器材等的安全管理和中醫藥材的管理、檢測,而最受矚目的兩岸共同以符合國際規格的新藥和臨床認證,並未入列,生醫業者認為:落差太大,未來業者還要「自謀出路」。
中天董事長路孔明表示,新藥和臨床未能共同認證,將讓業者在大陸的拓展計畫時程受限,但因認證問題原本就未存在,只是在「原點踏步」,因此,對生技業者的衝擊不大。
由於新藥認證是一個國家的主權,全世界沒有任何國家採用相互認證,生策會執行長吳明發認為,第六次江陳會針對藥品認證,雖然沒列入,但相關單位仍會努力希望爭取以美國FDA標準為基準,在臨床項目、審核的時間流程都能簡化,讓國內的新藥能用最快速的時間打進大陸市場,降低廠商資金投入的風險。
不過,由於生醫業者原本就積極布建大陸市場,像東洋鎖定心血管和癌症用藥,中天也以保健食品進入,聯合骨科、太醫、必翔等醫材廠亦積極卡位,佳醫也與國藥集團合資在大陸布建洗腎事業,加上在大陸市場已開始收成的蘇州中化和永信等,生醫業者認為,生技公司會「自謀出路」,還是有機會脫穎而出。
45.今年車市 銷售上看32.5萬輛
11月車市拜景氣回溫、漲價效應發酵所賜,不單11月新車領牌突破3.27萬輛,高於業者預期,前11月新車領牌29.6萬多輛,也凌駕去年29.4萬餘輛。業者預估,12月車市有機會上看3萬輛,全年車市將突破32.5萬輛,回升至2008年來最佳水準。
11月車市雖碰上五都選舉,但受經濟景氣觸底彈升、消費信心增加的激勵,加上日系車款將陸續調高價格,讓前兩年有意換購新車,卻碰上金融風暴而縮手的消費者開始回流,也打破每逢選舉車市必跌的魔咒。
交通部數據所昨日公布數據,11月新車領牌32,738輛,比10月成長14.3%,也較去年同期成長4.4%,高於業者原先預期2.8萬至2.9萬輛,尤其和泰車11月領牌11,496輛,市占率回升至35.1%。和泰車經理喻曉忠解釋,和泰推出小改款豐田COROLLA ALTIS房車,前兩個月訂單超乎國瑞汽車產能負荷,直到11月才消化之前累積訂單,這也是造成和泰車11月領牌台數逼近1.15萬輛的主因。1至11月新車領牌合計296,807輛,遠超過去年度29.4萬餘輛水準。
和泰車、裕日車、中華車及台灣本田等大廠主管都認為,當前經濟並無惡化跡象,12月車市可望銷售2.9萬輛到3萬輛,今年車市有機會突破32.5萬輛。
46.勝華觸控大擴產 PK宸鴻
勝華(2384)受惠於平板電腦將於明年大放異彩,勝華董事長黃顯雄昨(1)日指出,除了中國東莞廠玻璃電容觸控面板產能,將於明(2011)年第1季擴產完畢後,以10吋產能計算,至2011年6月還要再擴增220萬片,屆時單月總產能將達520萬片。
挑戰對手TPK宸鴻(3673)意味濃厚,力拼蘋果以外的平板電腦市場。
黃顯雄指出,預估12月產能達200萬片,明年1月將達目標300萬片成績,同時為了因應明年中尺寸的市場陸續放量,勝華預計將針對10吋產品持續擴產,計畫在台中廠增擴單月220萬片產能,中尺寸平板電腦將是推升勝華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
TPK宸鴻2011年也大擴中尺寸玻璃電容產能,預計10吋單月產能將達300萬片;據了解,目前TPK宸鴻也積極擴產設備,每個月持續有機器設備陸續投產。
47.2011看PC 野村推宏碁等6檔
港商野村證券亞太區下游硬體製造產業首席分析師戎宜蘋昨(1)日發佈2011年亞太區PC產業研究報告,一口氣納入14檔個股,主軸依舊鎖定「品牌族群優於代工族群」的基調,至於投資評等被列為「買進」的標的,則有:宏碁、華碩、廣達、緯創、聯強、新普等6檔。
至於其餘8檔個股,投資評等列為「中立」者包括:仁寶、和碩、聯想、鴻海、台達電;列為「賣出」者則有:可成、巨騰、群光。
戎宜蘋表示,從PC產業基本面來看,2011年並非有趣的一年,因為整體PC出貨成長率預估可能僅有8%、不但低於9%至14%的市場預估值,也低於2010年的14%(NB則為12%),但中國市場成長強勁,可達20%,這對亞洲品牌業者而言,仍是一大利多題材。
對PC族群而言,下一個觀察指標是2011年元月6日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所推出的搭載英特爾Sandy Bridge平台CPU的機款,戎宜蘋指出,各PC大廠全力為此新CPU平台抬轎,深信可為2011年企業性與消費性產品帶來新需求,但在此之前,通路商仍得加速舊機款庫存的去化,因此,2010年第四季出貨成長力道可能稍緩。
至於外界最為關切的平板電腦題材,戎宜蘋認為,平板電腦確實能增加額外需求,但對PC業者而言,2011年很難從中討到便宜,預估蘋果2011年仍將拿下60%至70%市佔率、其他PC廠商才瓜分剩下的30%至40%,由於Google所支援的軟體Honeycomb,要等到2011年上半年才會就緒,PC業者要等到下半年才會大量出貨。
戎宜蘋認為,2011年PC成長動能趨緩的預期已反應在股價中,現在要注意的是,隨著中國市場的崛起,未來PC產業上下半年的出貨比,將從原先的40比60調整為45比55、甚至是47比53,整體而言,品牌族群會優於代工族群。
此外,2010年飽受零組件缺貨與EMS殺價競爭困擾的代工業者,戎宜蘋認為2011年狀況應該會比2010年要來得好,因為IC與零組件廠商已大舉擴產,應可紓解缺貨壓力,且在價格將下降所引發的價格彈性需求、也有利於出貨表現。
48.量能擴增 美林喊進證券股
台股指數昨日衝關成功,指數再創今年新高,因成交量連2日超過1,500億元,台股年底作帳行情啟動,美林證券也喊進證券股。
由於大盤量能擴增,手續費增加,市占率前五大的證券公司將是最大受惠者,昨日大盤指數突破新高,漲幅達1.76%,凱基證、康和證、寶來證等,股價也都大漲。
美林金融股分析師Katherine Hu,建議在農曆年前買進證券股,理由有下列幾點:
1. 美林看好明年指數目標9,600點,證券股將是最大受惠者。
2. 依歷史資料統計,證券股每一年從12月到農曆年,因為紅包行情,表現將優於大盤。
3. 下一回合的ECFA談判早收條款,將把證券股列入。
法人認為,台股成交量連兩日達1,500多億元,可能是政府為刺激ECFA行情,再度釋放委外代操資金的利多。
寶來投信分析師陳威良表示,今年金融股的預放比0.78%及呆帳比1.28%,數據顯示金融股整體表現可期,加上金管會公佈金融業獲利大增,使得金融股位於景氣循環遞延後的最大贏家。陳威良認為,台資銀行在中國發放營業許可證後正式開業,也使得金融股成為大盤類股中不可忽視的一群。
49.標智上證50ETF 8日登台
台股目前已掛牌交易的ETF共有14檔,其中,境外ETF有2檔。證交所1日表示,台股第3檔境外ETF,標智上證50 ETF將在8日正式掛牌交易。
標智上證50中國指數基金(股票代號:008201,簡稱標智上證50 ETF),由凱基投信擔任國內總代理,預計將在8日於台灣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標智上證50 ETF是台股掛牌的第15檔ETF,同時也是第3檔境外ETF,是首檔追蹤上海證交所50支最大型A股績效的境外ETF,未來台灣投資人要參與中國經濟成長的投資將更為便捷。
50.宏碁進駐重慶 拚中國市占第2
宏碁(2353)昨(1)日與重慶市政府簽約。執行長暨全球總裁蘭奇(Gianfranco Lauci)表示,宏碁在重慶戰略布局,將有利強化中國市場發展,朝市占第2目標邁進,並挑戰全球第1大NB品牌廠地位。重慶市長黃奇帆提前透露仁寶、緯創、和碩也將落腳重慶。
中國西部大開發政策下,重慶市試圖打造全球最大NB生產製造基地,根據重慶官方計畫,鎖定企業包括仁寶、緯創、和碩、廣達、友達等大廠,朝向2品牌商、6大代工廠與200家零組件供應商目標努力,宏碁落腳重慶,對重慶產業發展策略具有關鍵性影響。
蘭奇在簽約活動上指出,相關基礎建設「歐洲需4年時間,重慶僅9個月就完成」,且當地IT產業聚落逐漸成型,運輸便捷,水電供應完善,加上人力資源、招商配套措施、行政效率等考量均有利宏碁未來發展。
他並強調,宏碁正往世界最大NB品牌邁進,也積極開拓新行動裝置領域,希望成為市場領導者,因而將以既有策略伙伴為主要合作對象,並另佈建重慶新生產根據地。
宏碁中國第二營運總部將位於重慶兩江新區內,投資金額為1.5億美元,預計明年1月初開始營運,初期員工人數約30-40名,未來將超過100人,主要目的在加強拓展西部市場力道,宏碁已開始著手市場調查。
51.中環旗下富陽 訂單遠勝產能
傳統結晶矽太陽能電池今年營運大爆發,而製程、特性完全不同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也成功找到新出路。中環(2323)旗下的薄膜太陽能廠富陽光電,除了開發出「農業大棚」的全新營運模式之外,也深耕BIPV(建築一體化)商機,加上拓展「太陽帶」地區國家市場有成,使得目前的訂單已經攀升到產能的4倍,明年成長相當樂觀。
為了滿足訂單需求,富陽近期規劃辦理現金增資,以大幅擴充產線。富陽表示,將以每股20元價位、發行1億股新股,預計募集到20億元資金,明年上半年將新增一台電將輔助化學氣相沈積(PECVD)設備,以生產微晶矽薄膜電池,產能將從目前的50MW(百萬瓦)拉高到60MW;到明年底則新增第2條生產線,預計後年初的產能拉高到180MW、為目前的3倍。
52.洋華 外資降評股價遭殃
△洋華(3622)昨(1)日股價重挫跌停,主因摩根士丹利與港商野村證券分別調降目標價與投資評等,前者認為受新台幣升值與產品組合欠佳影響,第4季毛利率將跌至28.4%,且2011年將持續下滑;後者則是預估第4季每股獲利恐僅5.9元、比市場平均值還要低20%。
不過,以摩根士丹利與野村證券所分別調降後的目標價380與346元來看,洋華昨天收盤價308元顯然已低於上述數字,惟仍貼近美商高盛證券所給予的目標價300元,因此,毛利率走勢仍是未來主導洋華股價動向的最重要指標。
摩根士丹利證券科技產業分析師蘇厚合指出,洋華第4季營收成長率可能僅8%約51億元,低於公司所預估的兩位數(13%)成長,主因中尺寸觸控面板在製程上面臨部分瓶頸、致使出貨時程往後延,儘管良率已有提升現象。
53.感恩商機佳 面板驅動IC轉旺
歐美感恩節「黑色星期五」電子產品銷售優於預期,面板相關供應鏈已明顯感覺客戶拉貨回升力道,面板驅動IC廠商聯詠(3034)、旭曜(3545)、矽創(8016)第4季營收有機會開低走高。
業者表示,感恩節「黑色星期五」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銷售狀況攸關相關供應鏈廠商明年第1季業績表現,由於上周五感恩節第一周銷售拉出長紅,包括iPhone、iPad、平板電腦、電子書、體感遊戲、智慧電視等都是市場熱賣產品,NB及監視器產品買氣也相當不錯。
業者表示,目前不管在通路端或是客戶端,NB及監視器庫存水位都很低,由於在感恩節銷售開出紅盤後,客戶回補庫存的需求開始浮現,近期這一區塊相關供應商都明顯感覺到客戶補庫存的動能。
至於TV部分,目前仍以低階TV銷售狀況最好,中國市場32吋CCFL液晶電視更是賣到嚇嚇叫,因此在低階TV銷售狀況好轉,而中小尺寸的手機及平板電腦相關的需求第4季一直都維持在高檔來看,面板驅動IC廠商聯詠、奇景、旭曜、矽創第4季營收表現有機會優於預期。
54.矽創觸控IC 獲手機大廠青睞
驅動IC設計廠矽創(8016)積極佈局非驅動IC領域,除電源管理IC出貨量逐漸放大外,電容式觸控IC已正式打入手機品牌廠商供應鏈。
據了解,矽創觸控IC主要出貨給手機大廠摩托羅拉及手機界新秀宏碁(acer),由於近期將開始小量出貨,加上電源管理IC單月出貨量超過百萬顆,原本看淡的第4季營收下滑幅度將縮小至5%左右。
法人表示,目前在手機用觸控IC部分,蘋果的iPhone及iPad系列,主要是用TI與Broadcom合開的觸控解決方案,而宏達電或是諾基亞等大多是用Atmel及新思科技的產品,Cypress觸控晶片則以應用在中大尺寸產品為多,由於觸控IC會牽涉到專利相關問題,國內觸控IC廠商大多出給大陸白牌業者為主,以避開專利問題。
矽創表示,公司提供的觸控IC產品對應尺寸從3.5吋到22吋都有,應用領域涵蓋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衛星導航裝置到平板電腦,甚至大尺寸的多點觸控螢幕,都有相對的解決方案。
55.大陸限建解凍 西進水泥廠樂
持續一年的中國大陸水泥廠限建政策可望解除!中國工信部在周二發布「水泥行業准入條件」公告,重新開放水泥廠新建。國內西進水泥廠台泥(1101)、亞泥(1102)及國產實業(2504)都認為,對國內水泥廠是利多,明年產能可望增加1-2成。
依中國工信部准新建水泥廠的條件,人均水泥消耗低於900公斤的省份才能新建;另外,若要新增,必需嚴格執行等量或減量淘汰原則才可以。
台泥指出,主要佈局的廣東、廣西、江蘇句容,目前人均量都已達900公斤的省份,但廣東因待淘汰產能還高達3,000多萬噸,因此未來還有約3,000萬噸可等量增產,台泥仍有空間爭取擴產。
此外,在併購昌興國際後,遼寧、雲南、貴州地區的人均量尚不足900公斤,未來可望成為台泥的新主力擴產區。
台泥已預估,明年中國大陸的產能可達5千萬噸,比今年增加一成。
亞泥主要產能很多都集中在中國大陸的華中地區,人均量多數超過900公斤,僅有四川因淘汰立窯的進度較慢,未來還有可等量擴產的空間。
不過,亞泥透過轉投資的山水水泥,因佈局大陸東北和西北區域,未來也有擴產空間。
56.出貨旺 南港11月營收逾11億
伴隨出貨增加及漲價策略,南港(2010)11月自結合併營收月增4%,達11.4億元,並較去年同期成長28.11%;前11月合併營收123.42億元,年增26.08%。南港10月自結稅前獲利約7,606萬元,11月受制上游天然橡膠價格漲價,原物料進貨成本攀揚,仍具獲利縮減壓力。大陸地區天然膠現貨價格近一周因受中國政府緊縮政策影響,天然橡膠合約被大量拋售,價格拉回整理3.62%;不過,南港因先前預期橡膠價格續漲趨勢,伺機拉高備料水位從2個月提高為3個月,以致獲利空間面臨成本壓縮窘境。
為此,南港日前宣布12月起所有產品再次調漲6%至8%,今年來產品漲幅已達15%至18%;同時,南港也擬提高毛利率較高的高性能輪胎出貨量,維持獲利表現
57.尼龍價飆 聚隆力鵬福懋齊漲
因尼龍粒與聚酯粒報價持續上漲,國內尼龍原絲大廠聚隆(1466)昨(1)日宣布調漲本月產品報價,漲幅約2至3%,與11月漲幅相當;力鵬(1447)本月尼龍原絲報價也調漲3%;福懋興業(1434)本月尼龍與聚酯等布種漲幅約2至4%,預料將掀起新一波化纖產品漲價風。
聚隆透露,不少上游業者12月尼龍粒每公斤報價調漲3元;為反映原材料成本,調漲本月尼龍原絲與加工絲的報價,漲幅2至3%。
調整後,尼龍原絲每公斤平均價在120至125元;加工絲每公斤平均價格在135至140元。
58.羅昇接單猛 EPS將逾4.5元
羅昇企業(8374)繼前3季交出每股稅後盈餘3.6元佳績後,由於目前接單能見度亮麗,預期下半年營運將優於上半年。
法人認為,該公司今年EPS應有機會超越去年4.52元的歷史新高。營運持續獲捷報的羅昇,受惠於半導體、面板、LED、綠能、iphone等相關電子產業的復甦,營收持續回升,10月份營收1.65億元,月增23.1%,創下歷史新高記錄,並較去年同期成長160.9%;前10月累計營收為12.5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69.7%。
羅昇由於第四季業績展望頗佳,昨日股價以48.65元的漲停板價,改寫金融海嘯以來新高,不過,該股目前本益比仍偏低。
59.冠德 都更利多法人青睞
營建股多頭領軍主帥冠德(2520),在擁有新北市升格概念、都更利多、三環三線題材下,昨天躍居盤面焦點,吸引投信法人青睞,買盤一路追價到32.35元漲停板,創下近10個月來新高,成交量突破3萬張,委買8千多張。
今、明年進入認列高峰期,前3季營收46.5億元、EPS2.87元,五都選後將在新莊副都心推出3案,在新北市升格題材下有調漲空間,法人預估,今年營收挑戰50億元、EPS約3.5元,明後年獲利有實力再登高。
60.華新處分土地 獲利1.85億元
華新(1605)昨日宣佈將台北市大安區通化街五筆土地及兩筆建物,以每坪85萬元,總價款3.71億餘元出售給華威國際科技,出售資產獲利1.85億元,預計年底付尾款後入帳。
華新昨日公佈位於台北通化街五筆土地面積合計83.304平方公尺、折合25.1995坪,建物面積合計1443.69平方公尺、折合436.72坪,以每坪85萬元出售給華威國際科技,總價款3.71億餘元。
蘋果日報重點新聞
61.勝華打入SONY供應鏈
勝華(2384)昨舉行股東臨時會,董事長黃顯雄表示,明年客戶定單穩定,沒有看淡的理由。他表示,勝華現有產品組合中,與歐美聖誕節相關產品佔比不大,季節性調整影響小,目前定單需求強,觸控面板價格穩定;除原有客戶外,也已打入SONY供應鏈。
黃顯雄指出,目前觸控面板佔勝華營收75~80%,隨新產能開出與定單帶動,11月營收88.55億元,12月上看逾95億元,總計第4季營收約265億元,全年663億元,較去年大幅成長。
62.三星液電面板傳減產7%
韓國媒體報導,由於對明年液晶電視面板市場前景保守,韓國面板廠三星(Samsung)準備減產7%,如果此事屬實,將是三星在2008年金融風暴後首度進行減產。對此,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指出,三星產能利用率一直在95%左右,沒有聽說減產的事,應該是市場誤傳。
市場傳出三星目前產能利用率約92~93%,遠低於2008年10月時的95%,而三星競爭對手樂金顯示器(LGD)目前產能利用率約90%。至於台灣面板雙虎,友達(2409)本季產用率約85%,奇美電(3481)約75%。三星減產主因眾說紛云,部分市場人士認為是三星對歐美年底銷售預測悲觀,連帶使得中國新年假期拉貨需求無法上揚所致。
63.晶電:藍寶石單晶報價 明年走跌
LED晶粒大廠晶電(2448)董事長李秉傑昨表示,由於上游藍寶石單晶新產能將在明年第2季陸續開出,因此明年藍寶石單晶報價不會像今年一樣大漲,預估明年5、6月價格就會出現鬆動,下半年走跌。
李秉傑昨出席兩岸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產業發展現況分析研討會表示,明年第1季需求和往年類似,仍處於淡季,雖然有中國農曆春節,不過對晶粒廠來說,相關定單早就已拉貨完畢,目前客戶定單主要是放在明年新產品,預估明年第1季末、第2季開始放量。中國政府大力推動LED,外界推估明年中國MOCVD(Metal 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有機金屬化學氣相沈積法)機台裝機量將達800~1000台。不過李秉傑表示,實際裝機量並不會這麼多,而且新裝設的機台還需要時間調校,因此上游藍寶石單晶新產能開出後,明年供需狀況將趨於平衡。目前各家廠商積極推出LED照明產品,李秉傑表示,白熾燈泡將禁用,各國政府須制定有關LED照明產品標準,讓廠商及消費者都能有所依歸,預估2012~2013年LED照明將會大幅成長
64.NAND Flash合約價止跌
隨著價格下滑,市場需求逐步回溫,NAND Flash合約價終於止跌回穩,11 月下旬NAND Flash合約價出爐,價格在小漲小跌之間,DRAMeXchange預期,儘管明年上半年屬於傳統淡季,不過,第1季因上游放緩擴產,加上平板電腦、智慧手機新機種上市助益,可望減緩淡季效應影響。
而NAND Flash價格止跌、需求回溫,國內受惠最明顯的就是記憶體模組廠,包括創見(2451)、威剛(3260)、勁永(6145),今年飽受2大記憶體產品需求低迷與價格急跌的衝擊,使得營收及獲利狀況都不理想,甚至出現虧損。只要晶片價格穩定、不再一路急跌,不管價格高低,模組廠都有獲利空間,由於美國感恩節消費者買氣不弱,iPad更是熱門商品,業者期待聖誕節買氣能夠維持住,模組廠本季的營運就不至於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