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07 05:43

普丁訪中簽下三份能源協議!俄羅斯與中國推進「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合作

鉅亨網編譯莊閔棻 2025-09-06 13:00

俄羅斯總統普丁此次訪問中國成果豐碩。普丁訪中第三天上午,中俄蒙三方就在北京簽署了三份重量級文件,關於修建「西伯利亞力量 2 號」天然氣管道及其過境蒙古部分、被稱為「東方聯盟」的管道合作備忘錄,以及加深雙方的天然氣合作。



普丁訪中簽下三份能源協議。(圖:REUTERS/TPG)



雖然俄方公布的協議涉及兩條管道(西伯利亞力量 2 號、東方聯盟),但實際上是一條通往中國的「西伯利亞力量 2 號」,其中過境蒙古的部分則被單獨命名為「東方聯盟」。蒙古也將透過該管道直接引進俄羅斯天然氣。


普丁在西伯利亞管線上簽名。(圖:REUTERS/TPG)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總裁米勒(Alexey Miller)指出,此次簽署的備忘錄「具有法律約束力」。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在國際實務中,諒解備忘錄多為合作框架或政治承諾,真正具體的博弈仍集中在天然氣價格的長期合約談判上。

因此,目前這份備忘錄的核心意義,在於對先前談判成果進行階段性總結,並進一步明確蒙古所需承擔的角色,以避免在價格之外再出現其他不確定因素。

除此之外,米勒表示,普丁此次訪中,中俄雙方還簽署了另外兩份增加天然氣供應的協議,分別圍繞「西伯利亞力量 1 號」管道和中俄遠東天然氣管道:
  • 西伯利亞力量 1 號增供
2019 年底投產的「西伯利亞力量 1 號」管道,原計劃至 2025 年底達到每年 380 億立方公尺輸氣量,但因俄烏衝突加劇,俄羅斯對中國出口激增。此次協議將年輸氣量提升至 440 億立方公尺,雙方談判歷時三年終於落地。
  • 中俄遠東管道推進
該管道起點位於庫頁島,途經伯力至海參崴進入中國東北。根據協議,年輸氣量將自 100 億立方公尺提升至 120 億。

雖然數量不大,但對於俄羅斯而言,在俄歐能源關係破裂後,任何新增的陸地天然氣出口都具有重要意義。

總的來說,雖然在中俄蒙三方元首會晤結束後,俄方第一時間就公布了三份協議的相關內容,但短期內真正能帶來實際收益的,仍是「西伯利亞力量 1 號」每年新增的 60 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

這次備忘錄也再次確認蒙古在「西伯利亞力量 2 號」中的關鍵角色。去年一度傳出蒙古將管道計劃排除在五年經濟規劃之外,俄羅斯甚至考慮過哈薩克替代方案,但最終蒙古在今年年初重新與俄方達成條件,確保了合作的持續推進。

在美國持續增加油氣出口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被視為俄羅斯突破困境的重要支柱。普丁此次訪中一次性簽下三份重量級能源協議,為俄羅斯穩定對中國的能源出口增添新籌碼。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