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12 05:31

美企以創紀錄速度回購股票 全年規模預計超過1.1兆美元

2025/08/11 12:37  
美國企業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回購股票,預計全年規模將超過1.1兆美元。(彭博)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企業正在以創紀錄的速度回購股票,增強資產負債表,並推動美國股市上漲,預計今年全年美企總回購規模將超過1.1兆美元(約新台幣32.9兆元),創歷史新高。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Birinyi Associates數據,今年至今,美企已宣佈價值9836億美元(約新台幣29.4兆元)的股票回購,這是自1982年有紀錄以來最好的表現。預計今年全年美企總回購規模將超過1.1兆美元(約新台幣32.9兆元)。
最大的回購者包括科技巨頭蘋果(Apple)、Google母公司Alphabet,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大型銀行也引領了這波回購潮流。
強勁的獲利成長和減稅政策幫助企業充實了資金,同時帶領股市走出4月關稅引發的暴跌,並推動標普500指數和那斯達克指數創下新高。在圍繞貿易的混亂局面阻礙很多企業投資計劃的情況下,股票回購成為更具吸引力的現金流應用。
Birinyi Associates總裁魯賓(Jeffrey Yale Rubin)表示,情況比大家想像的要好,各家公司資金充裕,即使在盈利好轉之前,他們的狀況就已經很健康了。
公司和投資人通常會對於股票回購表示讚賞,因為這種做法減少了可供交易的股票數量,提高美股收益,並經常推高股價。但仍有一些分析師擔心,比起投資工廠或發放股利這類長期承諾,投資人更青睞回購,這也顯示出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貿易戰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
強勁的企業獲利、一系列貿易協定,以及經濟復甦的跡象推動股市在7月創下歷史新高,股票回購的公告也跟著激增。Birinyi表示,美企上(7)月宣佈的回購總額達1656億美元(約新台幣4.9兆元),超過2006年7月創下的877億美元(約新台幣2.6兆元)進入。
即使是2025年初市場疲軟時,企業也確實進行了買入,根據標普道瓊指數,標普500指數公司在今年前3個月內回購了價值2935億美元(約新台幣8.7兆元)的股票,創下單季紀錄,相較2024年底成長21%。
股票回購尤其集中在頂尖的企業,其中20家最大的公司佔了近一半的回購,今年獲准進行最大規模回購的公司是大型科技公司,他們是AI股熱潮的受惠者,市值飆升的同時,資產負債表規模也隨之膨脹。
蘋果在今年5月承諾將投入高達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9兆元)用於回購自家股票,同時警告,關稅可能使這家iPhone製造商的成本增加數百萬美元。根據7月公佈的單季業績,該公司擁有363億美元(約新台幣1.08兆元)的現金及約當現金。
Alphabet今年稍早宣佈了700億美元(約新台幣2.09億元)的股票回購計劃,並報告約有210億美元(約新台幣6283.2億元)的現金及約當現金。
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也處於股票回購潮的前線,摩根大通7月表示,該行將回購價值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9兆元)的股票;美銀宣佈了一項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19兆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摩根士丹利則通過達200億美元(約新台幣5984億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部份人士質疑,企業是否在利用股票回購來提振股價,並掩蓋川普關稅對於資產負債表的衝擊,有些人指出,如果關稅對利潤造成壓力,企業也可能延後回購。
貝萊德(BlackRock)執行長芬克(Larry Fink)在年度信函中警告不應進行回購,芬克指出,回購股票確實可以帶來快速回報,但應該要與長期成長投資保持平衡。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也沒有加入這波回購潮,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在本(8)月稍早透露,公司在4到6月期間沒有回購任何股票,這已是該公司連續第4季沒有回購。
但許多分析師仍認為,這波回購熱潮將提振已受企業穩健財報支撐的指數,短期內將繼續推動股市上漲。根據FactSet數據,在已公佈第2季業績的91%標普500成分股當中,約有82%的業績超出預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