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8-10 09:01

給明年依然年輕的我們--14

給明年依然年輕的我們--14
說這兩個故事不是為了勵志,而只是為了告訴大家如果今天或者明天你找到了人生目標,將會發生一些什麼:一、即使你內心已經明確地知道你想要什麼,依然會有一些更為社會認同的東西來誘惑你,要永遠記得堅持。二、如果你堅持了,你一定會經歷一個學習自己寫程式的過程,這個過程會是痛苦並漫長的。總有一天我們會願意去面對這個過程。好訊息是,我們都還年輕。所以不如趁著現在還有那些熱情和勇氣,去撞一撞那些牆,用最少的代價。
第三部:過去一年裡的個人故事,給所有十年來認識的、和喜歡聽故事的朋友們
辭職前的故事
我從去年暑假結束,拿到回黑石的offer後,就開始了尋找自己人生目標的旅程。2010年的九月到12月,我過得挺糟糕的。因為我每天起來都在想我接下來這輩子要幹什麼。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如果我接受了那個offer,我未來兩年的前景。我們辦公室里有一個韓國人Jay,我實習的時候是他做分析師的第三年。每年的反饋中,他都是黑石他那一屆全球所有分析師里最強的那一個。我沒有懷疑自己能夠成為這屆最好的分析師,但同時,我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J是我能成為的極限。但仔細想想,J也不過只是那樣,像永動機一樣地在辦公室努力工作,像尊貴的孩子一樣在夜店瀟灑地玩耍。J是最出色的,但也是黑石所能創造的最出色的。
後來我想到了環境的局限性,想到了密集網路。我在上中的時候,我這屆最好的學生去了北大和清華。而在沃頓時,最好的學生去了高盛直投、貝恩資本、凱雷、KKR、Jane Street等買方。我想到我們是不是已經成為模式化思維的犧牲品(victims of stereotypes)。 我們的社交圈裡都是與我們同類的人,我們互相交流、競爭、鼓勵、啟發,處於所謂的密集網路。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