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01 06:03

就是不讓步!印度吞川普25%關稅 專家曝關鍵原因

2025/07/31 16:27  
美國總統川普週三(30日)宣布,將對印度課徵25%關稅,並祭出未具體說明的額外性懲罰措施。(路透)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週三(30日)宣布,將對印度課徵25%關稅,並祭出未具體說明的額外性懲罰措施,但目前看起來,印度似乎對美國的關稅威脅並不動搖。專家分析,主要是因為印度對美國的出口,在經濟中所占比重有限,僅為一小部分,且印度也無法承擔讓美國企業進入印度農業市場的代價。
《CNBC》報導,儘管美國已和日本等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解決美國汽車與農產品市場准入的問題,不過印度卻並未急於簽訂協議。這背後原因在於,為了保護占選民結構相當大的農民,印度持續抵制美國農產品進入,而印度在上週與英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中,印度也成功保護了其最敏感的農業部門,不受關稅讓步的影響。
瑞聯銀行(UBP)資深經濟學家卡薩諾瓦(Carlos Casanova)表示,印度並未在貿易談判中退讓,原因在於對美出口在其整體經濟中占比有限,且印度無法承受對美國企業開放農業市場的壓力。
2024年美國從印度進口商品總額為874億美元,美國對印度出口商品總額則為418億美元。
印度商業與工業部長戈亞爾(Piyush Goyal)上週接受《CNBC》採訪時就表示,放寬農業部門的進口門檻可能會成為問題。戈亞爾上週也表示,印度在貿易談判中不會受限於時間壓力,儘管雙邊協議有其必要性,但印度將優先考量國家利益。戈亞爾告訴印度媒體《經濟時報》 (Economic Times):「我完全有信心,在 2025 年 10 至 11 月的時間內,雙方將敲定一份良好的協議。」
印度前駐世界貿易組織大使達斯古普塔(Jayant Dasgupta)告訴《CNBC》:「印度可能會稍微讓步,但機率並不高,因為印度在農業方面的底線非常明確,特別是對基改食品與乳製品,幾乎沒有退讓空間。」
多位分析師在最新關稅宣布前告訴《CNBC》,美國其實有充分理由要儘快與印度達成協議。觀察家研究基金會(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副總裁潘特(Harsh V. Pant)告訴《CNBC》:「從戰略上看,美國沒理由疏遠印度。美國將印度視為能夠重塑印太格局的強力夥伴。」
分析師指出,由於川普政府將重點放在制衡中國崛起,印度被視為全球製造業中可替代中國的關鍵角色。潘特就認為,印度在這場大國角力中的角色「極為關鍵」。
潘特也補充說,印度在金磚國家(BRICS)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讓印度在與美國談判時具有一定的靈活度。報導提到,在金磚框架下,中國日益對印度施壓,認為印度正在「爭奪主導地位」。因此對美國而言,印度在金磚體系中可作為制衡中國的角色。
儘管與美國的談判尚未完成,印度仍積極推進其他貿易協議。昆西國家事務研究所全球南方計畫主任希多爾(Sarang Shidore )認為,這是印度「進一步轉向多邊結盟戰略」的一部分。他表示,除了與英國的協議,印度還在與馬爾地夫、歐盟等進行進階貿易談判,同時「維持與美國這一最大全球夥伴的緊密連結」。
這種多元化戰略為印度在談判桌上增加籌碼,也有助於其應對全球經濟衝擊。若面臨更高關稅或強硬讓步壓力,印度可加快與其他國家的協議進程,以分散風險。希多爾認為,這不僅是一種避險策略,更體現了印度的全球觀點:一個崛起的大國,致力於多邊主義,同時「為全球南方發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