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29 02:33

196億元債務有解?中鼎明早6點開重訊記者會 董座楊宗興說明美債務人重整進度

馮萱榕|Yahoo財經特派記者
更新時間2025年7月28日 週一 下午6:42

中鼎
9933.TW
28.25
(0.18%)


重大債務有解?國內最大統包工程承攬商中鼎(9933)旗下美國子公司CTCIA今年4月爆出踩雷,因再生能源廠客戶GCEH聲請破產,導致196.04億元應收帳款卡關。中鼎將於明(29)日上午6時於證交所召開重訊記者會,由楊宗興董事長、投資人關係室經理蘇琪君及總管理處執行長李定壯說明債務人GCEH重整計畫進度。

中鼎集團。圖/中鼎集團提供
回顧事件背景,中鼎4月17日重訊公告,其美國全資子公司CTCI Americas Inc.(簡稱CTCIA)因業主BKRF的母公司Global Clean Energy Holdings Inc.(簡稱GCEH)於美國聲請破產重整,導致CTCIA應收帳款約新台幣196.04億元恐遭延遲收回,占中鼎合併資產比重達15.7%。

該案原為協助美國加州既有煉油廠轉型升級,初期推進順利,但雙方對合約工作範圍與條款認知落差加深爭議,BKRF遂於2024年10月片面終止合約。中鼎美國雖積極與業主協商,仍難避免財務衝擊,第一季提列預期信用減損損失新台幣31億元,認列所得稅利益約5億元,淨影響金額為26億元,單季轉虧,每股淨損1.52元,為公司歷來罕見。
為維護債權,中鼎已於去年11月取得美金9.24億元的Mechanic’s Lien擔保金額,並於12月提出仲裁程序。歷經多輪協商後,GCEH、中鼎美國與主要貸款人達成共識,認為讓GCEH持續營運、待穩定後出售廠房清償債權,較清算更能保障各方利益。今年4月16日,三方簽署「重整支持協議」,中鼎美國未來將持續提供總額美金0.75億元的技術與工程服務,優化該廠產能與獲利能力,該服務支出將列為優先償還項目,並有資產擔保,全額可回收。
196億帳款惹議 董座股東會親上火線喊話:不是呆帳、錢只是晚點收回
不過中鼎今年5月底的股東會歷時逾3小時,小股東輪番砲轟,場面火藥味十足,有股東質疑:「公司做法如同『空手套白狼』,為何已經收不到款,還要再投入0.75億美元協助對方營運?」更有激動股東援引古文直指管理階層應知恥近乎勇,痛批「體制爛掉了!」
中鼎董事長楊宗興也親上火線說明,強調此次是公司「創立以來最大挑戰」,但也堅稱196億元不是呆帳,只是晚一點收回。他說明,BKRF案原本合約是依工程進度請款,2022年7月起雙方改以完工後分期請領,最終協議待工廠投產後,以營運獲利及未來出售工廠償還債務。該廠已於2023年12月試車,至今產能達設計值9成以上,日產9300桶再生柴油。
針對外界質疑再投入資金協助BKRF營運,楊宗興解釋,中鼎與其餘兩家主要債權人共同簽署重整支持協議,約定在BKRF進入穩定營運後,2030年再出售廠房、按比例分配債權。他也補充,目前已有95%債權人支持重整案,根據律師評估,美國法院9月底通過重整計畫的機率相當高,中鼎因此對未來資金回收仍具高度信心。
中鼎2024年營收達1199.2億元、創歷史新高,連兩年突破千億元大關;全年稅後淨利29.3億元,每股純益2.43元,並通過配發每股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1元,合計2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