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05:30

台灣2030年恐缺工40萬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啟動「AI新秀計畫」暨「AI菁英計畫」,每年培育2.5萬名具備「AI即戰力」的產業實作人才。(美聯社)
記者廖家寧/專題報導
台灣放眼成就「AI(人工智慧)之島」,產業AI化趨勢下人才需求倍數成長,2030年恐面臨高達40萬人的缺工挑戰。為助攻產業轉型、人才升級,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今年啟動「AI新秀計畫」暨「AI菁英計畫」,目標是每年培育2.5萬名具備「AI即戰力」的產業實作人才,且為讓學員專注學習,課程完全免費並提供最高28萬元的生活補助。
產發署本月正式啟動「AI新秀計畫」,首次針對國內應屆畢業生(含僑外生)規劃為期1年的AI應用培訓課程,今年先與北科大、台北大學、成功大學以及虎尾科大等4所學校合作試辦,目標先培育150名AI新秀,大學或研究所畢業生(畢業2年內))皆可報名參加,課程面向涵蓋金融管理、資訊安全、無人機、智慧醫療、智慧製造、資訊科技等,報名時間為6月底至7月初。
AI新秀計畫啟動 生活補助最高28萬
該計畫強調「學得會、用得上、留得住」,全程1年計畫分為3大核心階段,首先是產業專業訓練(4個月),讓學子建立各行業的背景先備知識,理解實務挑戰與應用需求,如果已是本科系畢業生則可免訓;第2階段是AI應用實作訓練(4個月),以模擬場域進行實地操作學習,強化AI應用實作能力;第3階段就是企業實習(4個月),學員進入企業後接受實務訓練,運用AI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產發署長邱求慧指出,該計畫最大亮點是受訓學生可領取最高達28萬元的生活補助,培訓課程完全免費,完成後還會協助學員媒合進入企業服務2年,立即接軌職場,所學不僅只有理論基礎,更是能立即落地的產業應用實力,「這不只是訓練計畫,而是人才升級的通道,也是產業轉型的助力」,未來第2波AI培訓計畫才會擴大至社會人士,包括在職者與待業或轉職者。
AI菁英計畫待通過 轉職擬提供最高16萬獎勵
另AI菁英計畫尚待公布,據悉仍待立法院經費核定後調整內容;計畫初版內容針對畢業2年以上的在職者與待業者提供AI應用訓練2個月的課程,透過工研院等法人場域實作強化AI實作能力,例如透過AI軟體結合產線實作,待業者則再加上4個月的企業實習;轉職者提供最高16萬元的獎勵金,在職者則不提供學習獎勵金。
為確保AI新秀計畫成效彰顯,產發署將進行結案驗收,蒐集企業與學員對培訓結果的滿意度,並追蹤學員就業狀況2年,也要求培訓單位建立培訓學員基本資料,提供經濟部建立人才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