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產銷破千萬輛!電動車卻為何「愈賣愈虧」?
比亞迪大降價
平錦堅
加入追蹤
2025-06-13
瀏覽數 8950+

中國新能源汽車業正掀起一股「反內捲」浪潮。邱莉燕攝
中國新能源汽車業正掀起一股「反內捲」浪潮,比亞迪、吉利、長安等車企高層紛紛跳出來表態拒絕內捲式惡性競爭,政府、行業協會也表態贊同。其實大陸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已是人人皆知,但為何這次「反內捲」聲勢如此浩大?「反內捲」究竟是在「反」什麼?
光是2025年1~4月,中國大陸汽車的產銷量便雙雙突破1000萬輛,而在過去的2024年,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銷量更是首次突破1000萬輛。弔詭的是,雖然汽車產銷量創新高,但車廠卻沒賺多少錢。根據大陸媒體《中國新聞社》報導,受到車企流血殺價的影響,部分經銷商卻是「愈賣愈虧」,相關企業的獲利能力持續惡化。
中國貿促會汽車分會會長王俠在剛結束的2025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表示,無底線的價格戰和盲目的技術競賽,已經擠壓行業利潤至4%以下的極低水準,引發產業界熱烈關注。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便顯示,2025年第一季,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3.9%,相當於「收到100萬才賺3萬9」。
其實,大陸汽車行業的價格戰已持續兩、三年,並非新鮮事,只是最近再次出現了較為激烈的汽車降價潮。5月23日,比亞迪率先將旗下22款車型降價最高34%,緊接著,吉利、奇瑞、上汽通用等近十家車企迅速跟進。在大咖汽車公司的帶動下,光是一整個5月,大陸就有上百款車型大幅降價。
車企們的瘋狂降價引起行業及監管部門的關注。在降價潮僅僅一週之後,有行業協會發布倡議,希望各大車企在依法降價處理商品以外,不要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商品,也不要進行誘導消費者的虛假宣傳。關鍵點在於,隨後主管產業發展的中國工信部表態「贊同並支持」,並直指企業之間「無序」的價格戰,是「內捲式」競爭的典型表現。
免費訂閱【國際趨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