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3-27 15:21

謝金河:台股今年度小月兩顆引擎鞏固與整頓

2025-03-27 先探投資週刊


【文/謝金河】

過去幾年,台股靠著台積電領軍,每一年的漲幅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今年台積電變數特別多,在千元附近鞏固與整頓,台股也呈現狹幅震盪格局,今年整個來看,台股可能是一個度小月的盤整,最大的關鍵是過去幾年領航台股的兩顆大型引擎─台積電及台積電供應鏈,還有輝達黃仁勳帶動的輝達供應鏈,從散熱到伺服器,整個族群都陷入盤整,台股也暫時停下腳步。

三月十九日黃仁勳在矽谷設宴款待超過一五○位台灣供應鏈的合作廠商,包括鴻海的劉揚偉、華碩的施崇棠,黃仁勳說未來兩年供應鏈將迎來千億美元商機,這次參加GTC大會有三萬多人,有近千人來自台灣,可以看出台灣供應鏈與Nvidia的緊密結合。黃仁勳也揭露未來四年AI晶片的發展藍圖,包括今年的Blackwell Ultra晶片,二○二六年的Vera Rubin平台,二七年的Rubin Ultra平台,到二○二八年Feynman平台接棒,黃仁勳把產品規劃直奔二○二八年,不過市場卻沒有出現驚奇,輝達的股價在十九日只小漲二.○九美元,收在一一七.五二美元。

輝達命運的轉折點

輝達命運的轉折點要從一月二十七日的DeepSeek效應談起。在DeepSeek問世前,輝達是AI產業的至尊,連AMD都被打趴,股價腰斬,但一月二十七日DeepSeek問世,Nvidia當天股價大跌十六.八九%,市值蒸發五八九○億美元,當天最低跌到一一六.七美元,這次GTC大會,股價仍在這個位子。換句話說,過去兩年輝達帶動AI及股價奔馳的神話到此告一段落,黃仁勳及輝達被DeepSeek撞翻了神奇,對於整個供應鏈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在DeepSeek問世之前,輝達股價最高到一五三.一三美元,市值達三.七三六兆美元,一度是世界市值最大企業,後來最慘跌到一○四.七七美元,最大跌幅三一.五八%,市值蒸發一.一六三兆美元,這是非常慘烈的修正。大摩在第一時間表示,微軟已暫停兩座大型資料中心建置計畫,輝達的GB200也從三~三.五萬套下修到二~二.五萬套,可能進一步下修到兩萬以下,可以想見DeepSeek對輝達的衝擊是大的。

過去兩年,黃仁勳的一舉一動都撼動世界,從夜市逛街到台灣小吃,所到之處都引起騷動,黃仁勳也撐起台灣的供應鏈。過去兩年,廣達漲到三四五元,鴻海到二三四.五元,技嘉到三九四.五元,緯穎到二九八○元,散熱的奇鋐到八一七元,雙鴻到九六五元,都是台股吸睛的焦點,不過今年農曆過年前,黃仁勳宴請台灣供應鏈老闆一起在磚窯台式料理吃尾牙,留下壯觀的合影,對股價衝擊已減少很多,這次GTC大會,市場更是反應平淡。

去年鴻海交出EPS十一.○一元的好成績,廣達十五.四九元,技嘉十五.○三元,緯穎一二六.五七元,奇鋐是二一.二一元,雙鴻是二一.二三元,勤誠也有十六.○五元,台灣出現非常多賺一個股本、兩個股本的好公司,不過,這些伺服器供應鏈今年頂著超好成績,股價似乎使不上力,像廣達跌到二四七.五元,本益比不到十六倍,殖利率逾五%,鴻海從二三四.五元跌到一六三.五元,EPS十一.○一元是這麼多年來超級好的成績,但是股價也不再像先前那般奔馳。

川普晶片設限到什麼程度

這個現象告訴大家,過去兩年的伺服器族群飆漲,股價在反應未來的業績,現在業績出來,股價在等未來基本面的衝擊,也就是輝達未來面臨的變數,儘管黃仁勳把AI到二○二八年的路徑說得很清楚,但擺在眼前的是,DeepSeek帶動的廉價大型語言模型革命,未來發展AI不必使用昂貴的輝達GPU;還有過去兩年,輝達業績的大奔馳,很大的比重來自中國的收益,二○二四年輝達在中國的營收高達一七一.○八億美元,這是輝達很重的營業比重,黃仁勳缺席川普的就職大典,原來是應李強之邀到了北京,隨即DeepSeek問世。

黃仁勳也說,華為是中國最強大的科技公司,他們征服了每一個市場,黃為在AI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黃仁勳沒有透露是要為中國生產更多降規晶片,但他認為AI是一個全球性的產業,無法忽視中國在AI的影響力。他也認為美國對晶片設限,限制華為成長的努力「又效果不佳」!但這也告訴大家,一旦中國AI產業崛起,很可能像過去幾年電動車一般,比亞迪、小米大起,把歐美車系殺到牆角。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45期】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