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3 05:30
無人機應用場域非常廣泛,也可看出MIT無人機製造實力。(資料照)
記者方韋傑//專題報導
2024年無人機市場產值分佈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去年底將無人機視為一種可量產的AI機器人,帶動相關類股漲聲響起。事實上,早在AI題材尚未受到關注之前,台系供應鏈就已致力於提升零組件自製率,隨著今年人工智慧演算法進一步導入無人機在農業、商業、軍火工業、消費性產業的應用,以及世界主要經濟體排除紅鏈的浪潮催化之下,將有助於台灣業者更加搶進非中市場的占有率。
消費性無人機 年均複合成長率8%
研調機構Valuates Reports觀察,全球消費性無人機市場規模約為71億美元(約新台幣2327億元),預估2030年將成長至121.6億美元(約新台幣3985億元),年均複合成長率約8%。調查發現,購買管道也成為推動無人機市場規模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由於疫後更為便利的網路購物與精準行銷,加上具備競爭力的價格和促銷優惠,帶動產業鏈蓬勃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如今各種智慧化平台所使用到的高效能運算、演算法模型,未來皆可望與無人機強化串接程度,進一步實現黃仁勳將其視為一種AI機器人的想法。由此可見,無人機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製造,乃至於教育、醫療等尚待開發的應用場域,背後所需的AI分析、監測與管理等軟體系統,成長潛力將可望超越硬體產值增幅,且這還不包括費用高昂的智慧化軍用無人機系統。
紅鏈被排除 台廠機會很大
部分台廠認為,過去在紅色供應鏈領取中方補貼、削價競爭下,就算在特定領域投入大量研發資源,最終獲得的回報仍將大打折扣,但由於中方近年加強政治與經貿外交的掛勾力道,引發全球民主陣營國家不滿,基於資安、AI主權等考量,逐漸在新興科技的發展道路上將紅鏈排除在外,「是台灣廠商很大的機會」。
從台鏈的角度來看,除了AI之外,還有許多與無人機相互鏈結的產業,都能夠在2025年進一步彰顯「台灣是全球產業好夥伴」,如光學感測元件、5G毫米波通訊、低軌衛星與整機組裝等範疇。特別是美國總統川普在新一屆任期內,預計將對中國加強實施關稅政策,產業大老看好終端客戶在權衡考量之下,台灣供應商還是具備利大於弊的市場競爭力,能快速、靈活因應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