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0-04 07:33

就市論勢/金融股 有長期利多

【經濟日報╱曾炎裕(群益證券研究部副總裁)】 2010.10.04 04:13 am
大盤分析
台幣9月下旬展開『補漲』,加上央行理監事會議如預期升息半碼,又超出預期未下重手打房,顯然過去兩個月台北房市『量縮價不漲』冷清狀況略見政策成效。
但資金氾濫,才是全球股匯房市上漲的原因,Fed破天荒狂印鈔票動作,甚至還放話要更寬鬆,導致全球貨幣持有者紛紛尋求『避難』,例如黃金價格創歷史新高,正是代表低利率造成對貨幣價值不信任感。
回到股市裡,周四中國『新國五條』出台後,中國營建股大漲,周五台灣的營建資產股也在央行會議後上漲,其實跟『市場擔不擔心打房』效果無關,而是『資金行情』最終還是要往資產營建類股,至少先有短線利空出盡補漲空間。
上周表現最佳的面板股,冷靜想想也是資金行情的受惠者,產業庫存調整進入尾聲,其實基本面是TFT LCD報價持續下跌,導致下游家電廠進貨縮手的結果,第三季面板股財報,將比第二季明顯衰退。不過,在股價長期壓抑後,籌碼面外資開始布局,所以消息大多偏多解釋基本面。
投資建議
指數輪動速度增快,『放量』通常代表大多數重要類股同日轉強,例如當技術面挑戰前高、政策消息利多、美股大漲…等,搶短情緒就會增加,也醞釀日後的波段回檔。因此,操作原則是量縮找強勢股的買點、放量調節領先轉弱股。
電子股特性是價差大,Smart TV、觸控、USB3.0等題材真正獲利貢獻度不高,但題材足以讓法人追捧,量縮低檔時『利多消息』威力自動倍增;而鴻海上周五領先轉弱,則代表股價在波段高檔仍需被『第三季獲利』檢視。多數電子股,未來可能因9月營收利多消息持續推升股價,但爆量後轉成橫向整理。
金融類股兩岸金融利多為長期效應,盤整量縮又是布局機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