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喜樂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4-09-02 17:44

腸道菌竟影響大腦功能! 如何透過飲食預防腸癌與流感?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

腸道健康與全身多項器官疾病有關,例如「腸-腦軸線」影響神經相關疾病,「腸-肺軸線」則會影響免疫力。
近年「腸-X軸線」概念為醫界廣泛討論,微生物相與腸道疾病與全身多項器官疾病有關,例如「腸-腦軸線」影響神經相關疾病,「腸-肺軸線」則會影響免疫力。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率領團隊於《健康智慧生活圈》直播節目,探討如何利用微生物相(Microbiota)從微觀角度以智慧方式進行「腸-肺-腦智慧微預防(Smart Micro-prevention)」,例如健康飲食、益生菌治療,有助預防大腸直腸癌與流感重症。
共生微生物相 影響大腸直腸疾病
嚴明芳教授說明,腸菌相就像身體的小宇宙,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環境污染、年齡、飲食、生活方式和基因而產生變化,進而影響健康。正常的免疫系統能夠抵禦病原菌。然而,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腸菌相的失衡,增加癌症的風險。
例如,當大腸桿菌數量增加時,可能引起炎症反應,導致直腸黏膜細胞的異常變化;脆弱擬桿菌會產生毒素,造成DNA損傷並引起炎症,進而增加結直腸癌的風險;具核梭桿菌則會增加身體細胞的訊號傳遞以及引發炎症反應,提高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腸菌相就像身體的小宇宙,飲食對於罹病風險扮演著關鍵角色。(台大公衛團隊提供)
纖維促進健康 高脂飲食恐增患病風險
飲食中的蛋白質、脂質和纖維對於罹病風險扮演著關鍵角色。當多食肉類、攝取較少蔬果,蛋白質的攝取量增加,導致共生菌的比例減少。高蛋白質飲食可能導致腸道菌失衡的狀況,高油脂精緻飲食也會降低有益細菌數量,(如雙歧桿菌和糞桿菌)增加患病風險。
高纖蔬果則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風險。共生菌通過代謝過程產生代謝物,例如乙酸鹽、丁酸鹽和短鏈脂肪酸等,抑制腸道內的病原菌的生長。當共生菌增多,產生的代謝物可以幫助控制致病菌的繁殖。纖維可提供共生菌所需的營養,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腸道菌相。因此,高纖維的蔬果和水果對於保持腸道菌相平衡方面非常重要。(Brennan et al. 2016; Lee et al. 2022)
腸-腦軸線 腸道微生物會影響大腦功能
許辰陽醫師解說,「腸-腦軸線」包含由下視丘、腦下垂體,以及腎上腺所構成的腸道環境與腦結構與功能之互動系統,又稱為HPA軸,藉由自主神經系統(腸道神經系統和迷走神經)形成直接調控。腸道微生物會影響大腦神經神經連結及功能發展,長期還會影響情緒、運動、認知及行為之大腦功能。
睡眠與飲食型態與腸道菌相息息相關,對腦功能亦可造成調節;個體遺傳易感性也對腸道菌相之恆定性透過腸腦軸影響腦神經功能;還有,腸腦系統造成的腸道菌相改變與相關發炎細胞趨性及發炎訊號,會透過循環系統對全身性免疫反應、內分泌、神經路徑調節影響代謝與認知功能(Chao et al. 2020; Suganya et al. 2020)。

▲腸道微生物會影響大腦神經神經連結及功能發展。(台大公衛團隊提供)
腦腸軸在大腦主要影響「腦下垂體」與「下視丘」,因此腸道菌相對於全身內分泌系統、情緒與行為皆有影響。人體壓力會活化腸腦軸,釋放壓力荷爾蒙影響交感神經與門靜脈循環,改變排空速度與免疫。腸道菌相在代謝過程亦產生與腦神經傳導及情緒、動機相關傳導物質(GABA、多巴胺、血清素)以及抗發炎反應物質(短鏈脂肪酸)(Morais et al. 2021)。
在腸道環境中,對腸腦軸影響之主要組成包含腸道微生物組成、腸道上皮細胞,以及腸道神經原。腸道共生菌造成之發炎反應使腸道釋放正腎上腺造成巨噬細胞T淋巴球、顆粒球轉化並釋放細胞激素,由循環系統影響大腦以及全身(Powell et al. 2017)。在多樣之腸道菌相造成之腸腦軸互動影響中,目前已有數類透過科學實證釐清其作用,例如:
洛德乳酸桿菌:可藉由提高催產激素調節神經元可塑性,提高個體社會行為(pro-social)。
鼠李糖乳桿菌:可提高GABA(γ-胺基丁酸)達到安定神經,提高迷走神經活性並降低壓力與焦慮反應。
長雙岐桿菌:具有調控腦源性神經因子之功能,可緩解焦慮,降低腸道興奮促進腸道功能。
脆弱擬桿菌:藉由降低4EPS(4苯酚硫酸鹽)進而降低焦慮與重複行為。
另外,具有代謝產生短鏈脂肪酸之腸道菌相組成,可降低發炎反應達到減少焦慮憂鬱以及降低壓力反應之效用(Morais et al. 2021)。
腸-肺軸線 益生菌有助提升肺部免疫力
林庭瑀博士表示,除了大腦,腸道微生物還與肺部組成「腸-肺軸線」,當病原體透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影響體內原有共生菌多樣性,使得腸道微生物與其代謝物透過血管或淋巴管影響肺部微生物,破壞白血球,導致免疫力下降以及肺部損傷等疾病。若流感病毒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可能使變形菌、大腸桿菌增加,導致肺部免疫力降低,引發感染後重症情形。
▲腸道微生物與肺部組成「腸-肺軸線」,若感染流感引起腸道菌失調,會導致肺部免疫力降低與重症。(台大公衛團隊提供)
透過益生菌治療,可以增強免疫反應並恢復微生物群多樣性,恢復健康。腸與肺之間透過血管或淋巴管相互影響,透過益生菌抑制機轉,可提升肺部免疫力,避免感染流感病毒,並降低感染後重症風險。(Yi-Hsiang Wang et 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 2022)
益生菌抵抗流感病毒感染三大機轉
一、 抑制病毒進入宿主細胞,部分益生菌可以與流感病毒結合,進而降低感染風險。
二、分泌具抗病毒代謝物:使病毒感染能度增加。
三、刺激宿主先天性及適應性免疫反應:透過活化宿主免疫系統,降低流感病毒感染風險。
因此,利用益生菌以及其他好菌來維持腸肺軸線健康相當重要,尤其處於 COVID-19後疫情時代,今年類流感住院及門診相較往年有更嚴重趨勢,如何透過飲食改善腸道微生物預防疾病,避免流感病毒感染,在未來會更加重要。
健康智慧生活圈線上直播–微生物相(Microbiota)腸–肺–腦智慧微預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