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3-09-24 23:13
受乾旱影響 巴拿馬運河船舶通過量減少
2023.09.24 21:59 工商時報 鍾志恆
巴拿馬運河管理局23日公布最新資料,從2022年10月到目前為止,通過該運河船舶數量為11663艘,較前一年同期減少3.6%。專家擔心年底消費旺季將至,供應鏈瓶頸會增加通膨壓力。
管理局指天氣燥熱乾旱令降雨量減少,其5月規定通過運河的大型船舶吃水深度限制為13.56公尺,但運河最大吃水位已下降至13.41公尺,明顯低於正常時期15.24公尺,逼迫當局再把吃水深度限制下調至13.4公尺。
不少航運公司和托運人被逼把貨船載運量,減少至較正常值低40%以避免擱淺,這導致每天通過運河的船舶數量一再減少。
根據管理局資料,近幾個月來平均每天通過的船舶數量從38艘下降至36艘,甚至曾低至32艘。因此當局預計2023年全年有12527艘船舶通過運河,明年數量將進一步下降。
許多專家預期運河面對的乾旱情況可能延續至明年。因為就算氣溫下降,在沒有增加降雨量的情況下,運河低水位問題就無法得到解決。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普爾商學院供應鏈管理學教授漢特費爾德(Robert Handfield)指目前逾110艘船正等待通過運河。由於該運河是全球供應鏈最關鍵環節,在愈來愈多船舶要通過下,等待通過時間會上升至3天到6天。
隨著年底歐美傳統消費旺季到來,等著通過運河的船舶數量只會更多。雖然目前擁擠情況仍在可克服的範圍內,但隨著年底消費旺季需求高峰到來,運河擁塞問題只會變嚴重。
這將導致航運費用被調高,結果廠商要把新增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最終只會令通膨壓力上升。
國際貨幣基金(IMF)評估運費倍增,會令全球通膨率增加約0.7個百分點。專家擔心產生的連鎖效應會令央行被迫升息,消費減少而降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