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靜脈曲張盛行率約20%,與深部靜脈血栓、周邊動脈疾病甚至痔瘡等疾病皆有一定的關聯性,嚴重深部靜脈血栓恐導致肺栓塞的可能,具有一定死亡風險。
61歲呂女士雙腳靜脈曲張長達15年,雙腳易麻癢、睡到一半發生腳抽筋,臨床分期屬於第四期,且還有痔瘡問題!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李孟霖表示,靜脈曲張治療導管器械越來越進步,手術傷口也越來越微創,現今還有新型藥物可協助改善,呂女士經口服藥物與手術雙管齊下,術後恢復良好;若是屬於臨床分期第一型,甚至不需要進行侵入性的手術,口服靜脈用藥數週即可明顯改善。
國人1/5靜脈曲張 嚴重恐致肺栓塞死亡
靜脈曲張是一個國人常見疾病,盛行率約20%,年發生率約2至3%,該疾患與深部靜脈血栓、周邊動脈疾病甚至痔瘡等疾病皆有一定的關聯性。而深部靜脈血栓又有導致肺栓塞的可能,具有一定死亡風險,不可不慎。
靜脈曲張好發於女性,原因包括懷孕、長期維持同樣的姿勢、肥胖、便秘等。除了造成外觀上的困擾,還有下肢皮下靜脈膨出、鼓起,尤其在經過一天長期站立後,下肢會感覺痠脹難忍,甚至疼痛,嚴重者甚至會形成靜脈炎、靜脈血栓,皮膚可能紅腫,色素沉著,乃至於靜脈破裂、出血,甚至導致慢性潰瘍,難以痊癒。
輕微可靠藥物改善 嚴重者仍須手術治療
李孟霖表示,過去對於靜脈曲張的治療,無論是導管器械的進步,或是手術傷口的越來越微創,主要專注在手術技術方面的提升。現今新型藥物不僅萃取自天然的橘子皮,並非化學製藥,與其他各種藥物沒有交互作用,相對安全。三大效果包括促進靜脈收縮、抗發炎、抗水腫,且於國外的研究顯示大約使用2週後能開始出現效果,約2個月其效果達到明顯穩定,甚至有研究顯示使用6個月後效果仍相當明顯。
雖然新型藥物是目前所有靜脈相關用藥中證據等級最高的藥物,並陸續得到許多歐美血管或靜脈學會的認證,建議可使用在各期的靜脈曲張患者身上,但李孟霖提醒,這並不代表靜脈相關的手術可以被藥物完全取代。藥物可以改善靜脈曲張症狀,然而對於已經產生嚴重逆流的靜脈血管,目前仍無法將其復原,需藉由手術處理。
因此,新型藥物扮演的角色,可以是初期靜脈曲張時的單一治療,也可當作嚴重靜脈曲張時輔助手術的工具,例如改善手術後的併發症,包括術後疼痛或是血腫的消除。除了讓患者有更多治療選項,也能改善患者長期以來的困擾。
改善靜脈曲張 日常保養有6招
想要預防靜脈曲張或改善靜脈曲張,根據國泰醫院資料建議6訣竅:
1有空時,多抬高下肢,讓下肢高過心臟,每天至少半小時。
2穿著醫療級的彈性襪,最好在早上未下床前就穿好,以免靜脈腫脹後再穿,效果就不好了。
3建議體重過重者減重,以減少下肢負擔,並且避免穿戴太緊的腰帶或上衣。
4坐時不要翹二郎腿,以免阻礙靜脈回流。
5多做加強下肢肌肉力量的運動,增加血液回流,如走路或游泳。
6避免慢性便秘或咳嗽,以免增加腹壓,妨礙靜脈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