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1/39/13978.jpg)
-
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06 06:26
新聞分析-紓困退場機制 宜早祭出
2010-02-06 工商時報 【蕭美惠】
PIGS四國(葡萄牙,義大利,希臘及西班牙)的財政困難,已使得歐元區陷入成立11年來最嚴重的危機。從一開始,歐元區就是靠著政治承諾強行成立的貨幣聯盟,如今落到這般田地,同樣也須藉由政治承諾來維繫完整。但是,歐元區若想成為勢力可觀的組織,讓歐元躋身全球主要存底貨幣,就應該要正式設定疲弱會員國的紓困方案,甚或退場策略,才能恢復投資人的信心。
回顧歐洲單一貨幣成立11年來,一開始並不順遂,還在2000年10月跌到不及0.83美元的歷史谷底。直到2002年中,歐元有將近3年時間兌換不到1美元,稱不上強勢貨幣。但之後歐元逐漸站穩腳跟,一路扶搖直上,於2008年4月飆到兌1.60美元的歷史高峰。若不是雷曼兄弟於2008年第3季破產,歐元或許已如預期般升抵兌2美元大關。
由此而言,歐元區也是這場世紀金融危機的最大受害者之一。這場空前的危機讓歐元區被迫面對禁忌議題-如何為疲弱會員國紓困?是否應該讓這些弱國退出?或許修改嚴苛的加入門檻?
歐元區加入規定之一是預算赤字不得超過佔GDP的3%,放眼天下,這是一條極其嚴苛的規定。以歐巴馬總統的最新預算案而言,今年美國預算赤字佔GDP比率將達10.6%,預期未來10 年平均比率仍高達4.5%。連美國都如此,勞動市場僵化、缺乏競爭力的南歐國家怎麼辦到。
希臘預定於4月到5月償還200億歐元國債,如果能在債市成功重新融資,就可避開立即的償債危機。如若不然,歐元區一定要設法為希臘籌錢。問題是誰要出面主導紓困,是歐元區裏的強國德國,或是歐洲央行,還是國際貨幣組織(IMF)?
希臘危機對歐元區至關重要的原因不在於她會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西班牙才會是),而是在於全球都在看歐元區要把希臘當成個案處理,或是設定「希臘模式」,不論紓困或退出,將來財政困難的會員國都可依循相同模式。金融市場也能預測情勢的發展,減少歐元區所受的衝擊,不致再像現在這樣幾乎要被不確定性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