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周四和民主、共和兩黨聯邦參議員就新增5790億美元基礎建設支出計畫達成協議,代表總規模1.2兆美元的基建計畫在兩黨壁壘分明的國會終於有所進展。以下來看,這項歐巴馬政府2009年以來首見大幅投入基建的投資意味什麼?
●基建投資底定了嗎?
參與協商的21位參議員達成的這項折衷協議,必須得到至少60位參議員的支持,才足以克服一切阻力。
拜登則強調,他會繼續爭取他的優先施政重點,將在民主黨另行提出的法案,納入他所謂的「人文基建」和更多環境項目的預算。他堅持這兩個法案必須一併在國會過關,他才願意簽署。
●市場怎麼看?
投資人對於拜登政府和共和黨參議員之間幾周下來協商終有突破,仍然深受鼓舞。道瓊工業指數周四受此消息激勵大漲322點;營建機具股卡特皮勒大漲2.6%。(延伸閱讀:
那指和標普收盤同創新高 道瓊因基建協議大漲322點)
電信股和綠能股也受到激勵。Aberdeen Standard 全球基建收益基金經理人Josh Duitz預料,此協議有助加速目前在綠能和5G尚處於初期的投資趨勢。
整體而言,分析師認為, 此協議會把更多財政支出挹注原本已投入解封的美國經濟。
LPL Financial 證券策略師 Jeff Buchbinder 說:「今年可能再增加超過2兆美元的額外支出,包括兩黨協議的版本以及下半年個別政黨提出的社會基建,如此可穩固企業獲利展望並讓多頭延續至2021年全年。」
●兩黨協議的基建支出的內容有什麼?
依照計畫,有3120億美元用於交通建設,包括道路、橋樑、大眾運輸和電動車基礎設施,650億美元用於布建寬頻,550億美元擺在用水設施(全面更換鉛管和自來水網絡),還有470億美元是拜登主張用來對抗氣候變遷的頭期預算。
兩黨折衷的交通建設支出大約只有拜登在今年3月在美國就業計畫中所提規模6210億美元的一半。被砍最多的是電動車技術,拜登原提議1740億美元,但兩黨協議的版本只有150億美元,其中完全取消補貼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