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1-05-04 07:38

曇鸞大師—研四論弘法遍五台之三 【34】

曇鸞,像在草庵中一樣,夜已繼日地苦讀,冬去春來,大浮圖寺的晨曦和星光,陪伴曇鸞在這裡度過一個又一個春秋,他稚嫩的臉消失了,濃黑的眉毛和鬍鬚,在他臉上描繪了威儀,顯示著智慧。

經過幾年的苦讀,曇鸞的學識大有長進。他不僅能理解經中複雜思想,而且還能用這些思想來認識和解決眾人所提出的諸多疑難。

在培養曇鸞方面,智覺法師表現了極寬的襟懷,不僅將自己對「四論」的理解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曇鸞,而且還根據曇鸞學識的進展程度,適時安排他講法,使曇鸞的才學得以展現,脫穎而出。

在大浮圖寺,曇鸞開始了他講經弘法的生涯。曇鸞的學識和悟性,使他沒有辜負智覺法師的期望,並且全力以赴地投入學法講法的事業中,每次講法前他都會精心準備,講法時又儘可能地讓人都能聽懂悟透。

曇鸞第一次講法,聽法的僧俗就有近兩百人,曇鸞那次主要講《中論》中的四句話: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這四句被「四論師」派概稱為「八不中道」,理解了這「八不」,就可掌握運用中道觀來認識事物的基本原則。

但因為人們總是容易執於「我」之所見,所以這「八不」看似好懂,但要正確運用,卻非易事。

為了讓聽法的人易於接受,曇鸞先為眾人講了一個小故事:在五台山北台東北部,有一座山名教憨山。這座山的來歷很特別,據說當年孝文帝來五台山避暑。

文殊室利菩薩化成一位老僧,來到孝文帝帳前,說:『老衲遠道而來此,請陛下賜一塊地方,讓老衲放置座具。』孝文帝說:『此處如此之大,你願意坐哪兒都行,何必問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