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5-04 22:17

他勇敢追築青農夢 辭冷氣房工作走入田間要賺第一桶金

「這個年輕人真得好,肯學肯做,也不會摸魚。」彰化縣二水鄉推廣部主任董評昌說,已多次向彰化縣農會指名派遣黃培盈來二水,除了他自己的芭樂園和景觀樹園,農會自營的芭樂、荷花、仙草、向日葵田也都找黃培盈幫忙管理。
32歲的黃培盈有個夢,他希望有一天能學會老農的一身本事,再運用他大學所學和食安新知,回鄉接下父親的農地,能與家人住在一起,又能朝自己興趣發展,做一名快樂的青農。
黃培盈家住和美鎮,父親是稻農,雲林科大環境暨安全系畢業,退伍後曾做過不同的工作,後來在一家玩具槍工廠當品管員,做了三年薪水只有25K;因曾跟著父親到田間種稻,看到家鄉的老農缺工和有不少農田荒蕪,興起青農的夢。
去年七月間,黃培盈到和美鎮農會洽事,得知農委會正委託彰化縣農會開辦「農業技術團」,要招募、培訓30名。「我回家後,跟父母講了想法,決定辭去坐在冷氣房的『涼快』工作,要學做青農。」黃培盈從120名應徵者中通過考驗,接受田間講習和上課後,次月1日開始接受縣農會派遣,展開築夢的青農人生。
黃培盈這幾天在大村鄉葡萄園,頂著烈日忙完套袋工作後,今天上午換到二水鄉,在二水鄉農會推廣部主任董評昌指導下,修剪鄉農會經營的芭樂園枝葉,下午再趕到另一農民的紅龍果園幫忙。
「前兩個月特別辛苦,完全不同的挑戰,每天都在大太陽下農忙,剛開始還會被老農嫌手腳太慢。」他說,剛開始他先到稻田幫忙,時值二期作翻土時,雇主是大佃農,被指派負責機械無法碰到的稻田四個角落,拿鋤頭翻土。「印象中,父親教我要先翻土再灌水,但雇主是先灌水再出動機械翻土,角落的農地含水更不好翻土,做了三天就放棄,希望改派別的工作。」
黃培盈說,後來到埔鹽的蔬菜田,本來做得很愉快,因年輕雇主和父母的農作觀念和習慣有「代溝」,常不知聽誰的指令,也決定放棄。十個月來,經過多次的學習和磨練,有被嫌,也有更多老農樂意教他,如今,黃培盈已是熟練的準師傅級青農。
縣農會推廣部主任陳貴美說,農業技術團成員由縣農會派工,黃培盈非常搶手,每天都排滿行程,很多農民指名要他幫忙。這期農業技術團簽約到5月31日止,黃培盈表明要再簽約一年,農委會委託縣農會開辦5年,最近又要招募20名「準師傅」,報名者經過體檢和面試後,還要上課和到田間講習1個月,再派遣到缺工的鄉鎮幫忙。
「剛開始,我很很多農民一樣抱著懷疑的眼光看他們,我第一次找黃培盈到景觀樹園拔草,就被他認真學習和工作的態度感動,所以能教的都教他。」董評昌說,政府這項政策很棒,應持續推廣與獎勵,彰化縣有26鄉鎮市,30名「準師傅」根本不夠分配,應每年不斷培訓,只要學會了就會留下來,農村就有新血接棒了。
「現在每個月平均收入四萬多元,學會很多農業知識和技術,也和很多農民成為好朋友。」黃培盈說,他在不同農作的田間都看到希望,相信汲取老農的實務經驗,再加上環安所學和新科技,希望有一天回鄉當高經濟作物的青農時,能跟日本農民一樣,創造一分地有一甲地的收益。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