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12-01 19:10
《基金》雜音紛沓,美股易遭獲利了結伏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北韓再「導」彈、美股再遭點名高估,加上美國稅改進入關鍵周,不確定增溫拖累美股重挫回應,費城半導體指數本周高低點落差超過5%,影響投資氣氛。摩根投信分析,美股三大指數今年來屢創新高,資金追價意願不高,近期雜音紛沓自然成為多方獲利了結藉口,反觀歐股今年來漲幅僅美日股市一半,最具估值回升機會,時值歲末年終,漲多股市常淪為資金提款首選標的,連動市場波動加大,業者建議投資佈局應避免過於集中,宜採多重資產策略讓資產持盈保泰,提高整體投資勝率。
摩根多重收益基金經理人邁可‧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指出,北韓再試射最先進洲際彈道飛彈,專家估算,若以正常角度發射,射程將可觸及美國本土,值此之際,歐央副總裁也對外表示美股估值明顯高於歷史平均值,恐引發全球股市修正,搭配本周扮演決定稅改年底能否成功闖關的關鍵周,使得不確定性高漲和雜音紛陳,易淪為多頭部隊趁機先行下車的藉口,獲利了賣壓導致美股近期盤勢陷入高度震盪。
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進一步指出,美國標普500指數目前的席勒(Shiller)周期調整本益比(Cycle-Adjusted P/E; CAPE)為31倍,其高於長期平均水準差距達83%,根據歷史統計經驗,於本益比高於25倍時進場,其後S&P500指數年化報酬率低於4%,美股估值在股價步步高升堆砌後已偏貴,上漲空間恐受限。
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說明,不同於美股有高估疑慮,美股以外股市不僅較便宜,且企業財報更勝一籌。觀察美歐日三地股市自2016年來各季企業EPS成長預估,自去年第三季以來便維持上行趨勢,特別是歐股和日股獲利引擎更明顯較美股大勝一籌,近一年來的各季甚至都有雙位數成長的亮眼佳績,看好將支撐其股價持續向上攻堅,特別是歐股,今年來漲勢又相對落後,漲幅僅美日兩地的一半,最具估值回升空間,後續補漲行情也最值得期待。
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解釋,根據11月美銀美林全球經理人調查,經理人對景氣展望樂觀,認為未來一年全球經濟將呈高於趨勢增長態勢的比例持續攀升,帶動經理人加碼股市比例來到2015年4月至今最高水準。另經理人持有現金比例下降至4.4%,低於歷史平均值4.5%,根據歷史統計經驗,4.5%往往被視為股市買入訊號,這是該數值自2013年10月至今首次脫離買入訊號區域,代表經理人投資情緒樂觀程度來到過去四年高點。
不過,施厚德(Michael Schoenhaut)提醒,雖然全球景氣維持增長有利股市前景,但仍應留意市場波動風險正悄悄攀升,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多重資產策略跨足投資全球,掌握各地收益機會,不只參與美股表現,更能捕捉歐洲及日本等美國以外成熟股市補漲機會,以及擇優參與新興市場回升契機;並透過股、債兼具的方式,降低波動風險,提高投資勝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