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媽媽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7-11-15 19:06

萬丹農會力推友善大地 今年契作紅豆禁用巴拉刈

全國紅豆生產面積達4800公頃,屏東縣就佔了4分之3,為了提升紅豆品質,屏東縣萬丹鄉農會與屏科大合作,連續3年試驗不用農藥的自然農作法,鼓勵農民友善大地,農會也宣布今年起契作的紅豆禁用巴拉刈,檢測農藥項目從310項增加到374項,全面為萬丹紅豆的品質把關。
萬丹鄉農會總幹事張枝烈指出,為了讓農民了解自然農法的好處,農會今年特別與屏科大植物醫學系等單位合作,以0.2公頃的紅豆田試驗自然農法,並與慣行農法(傳統方式)做比較,讓農民比較兩種農法之下,每分地的收成及成本。
屏科大植物醫學系副教授陳文華表示,現在的農民多半採用安全用藥方式,但是未來的走向是希望減藥、甚至不用藥,曾有80多歲的紅豆農民不解說「田間的事,應該不需要教授再指導」,但他提醒農民,未來要面對的是不用藥的環境,還是應該了解如何防治最有效。
依據高雄區農改場觀察,傳統農法每紅豆田的防治成本約3400元,自然農法2700元,雖然紅豆的葉子可能被蟲吃,收成也可能不如傳統農法,但是自然農法的市價接受度高,農民收益反而會提高。
萬丹鄉農會今年的紅豆契作只有30公頃,為了全面提升契作紅豆品質,鄉農會宣布今年的契作紅豆禁用「巴拉刈」落葉劑,檢測農藥項目也從310項增加到374項,全面為紅豆把關。
紅豆農民張文郎就說,他很認同農會推動的自然農法,雖然多數農民還在觀察效益如何,但他認為這正是未來的方向。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