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da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08-20 15:11

火線話題-iPhone 3G會通話中斷  禍首是誰?

2008/08/20 - 觀點 - 陳怡均/國際新聞中心

蘋果(Apple)自從在2007年首推iPhone打響手機產品第一炮之後,在2008年7月乘勝追擊,推出號稱手機通話及上網速度皆升級的3G版iPhone,可說是2008年最夯的電子產品之一,然而在iPhone 3G上市滿月不久,如今卻出現iPhone通話出現問題的消息,在在考驗蘋果的應變能力以及未來買氣能否延續。
消息最早由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分析師Richard Windsor發布,指稱網路上已傳出對蘋果iPhone 3G的抱怨聲,用戶在連接3G網路或通話時出現問題,Windsor推測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提供的晶片組解決方案應為禍首。然而這項消息隨著Winsor的報告公布後愈演愈烈,也引起多家國際媒體注意。雖蘋果發言人拒絕對此消息作出回應,不過華爾街日報(WSJ)隨即引述不具名人士指出,蘋果正致力於補強iPhone 3G的軟體,針對部分用戶面臨通話中斷的問題進行補救。
據聞部分iPhone 3G用戶在連結3G網路會出現問題,包括通話失敗、或轉換到較慢的EDGE網路,以及在訊號覆蓋良好時無法接收訊,這些話題早已在蘋果網站討論區和科技部落格中熱烈討論,分析師將矛頭指向英飛凌不成熟的晶片組產品所致,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指出,有消息指出,這是由於英飛凌應用在iPhone 3G的為新開發技術,未在實驗室以外進行大量測試。然而,英飛凌發言人Guenther Gaugler表示,這些晶片在其他手機上並未造成類似問題,例如應用在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3G手機中,亦未見這樣的問題。
除了英飛凌之外,蘋果本身和3G網路也可能是引發通話品質不良的源頭。有說法指出,蘋果當初在設計iPhone 3G時,要求英飛凌的晶片接收更強大、高於iPhone需求程度的3G訊號,因此一旦同時間、在同一區域,有許多人撥打電話或上網,就恐會導致iPhone 3G在接收訊號不足,因此自動轉為搜尋速度較慢的網路系統,加上這樣的問題大多出現在iPhone密度高的地區,如舊金山灣區、波士頓以及部分美國以外地區,亦使人懷疑是否為蘋果在設計上的疏失。
另有人士認為,AT&T未能提供足夠的3G網路設備,造成在部分熱門地點3G速度未如預期,然而AT&T則駁斥這項說法不實,蘋果在美國的唯一合作行動營運商AT&T發言人則表示,訊號接收會受到建築物或所在地地形的影響,不願表示是否iPhone 3G較容易出現斷訊的情況,不過分析師指出,通路中斷亦曾出現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因此猜測問題在於AT&T的3G網路的可能性較小。
傳聞蘋果正致力於利用軟體來改善這項問題,要藉由讓用戶升級軟體提升通話品質,先姑且不論補救方法成效為何,當這項問題在網路和蘋果粉絲之間流傳日廣,對蘋果的形象來說都是傷害,讓對手有機可趁;另一方面,對英飛凌來說,晶片組瑕疵恐會撼動雙方未來的合作,甚至就此丟了蘋果這位超級客戶的訂單,道瓊(Dow Jones)即引述分析師說法,預測此次英飛凌的失誤,可能會讓訂單由高通(Qualcomm)取而代之。
引用:電子時報新聞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