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心 發達集團技術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6-20 15:51
06/22號 傳真稿筆記
今日量能續縮...
今日量能續縮,雖然盤面表現不錯,但因缺乏攻擊量,充其量也只是在筆者預估的6100-6200支撐區間做來回震盪,隨時仍有拉回的疑慮,持股若經過汰弱留強者,可續抱,餘者建議續拉高現金部位。5日線及季線的收斂,將是台股變盤的關鍵,此為後續觀察指標之一。 相關盤勢分析及越燒越熱的兩岸交流題材,如何點出台股未來方向?
寫的永遠趕不上即時股價的漲跌,就在筆者從星期四觀盤後開始下筆寫下此文,今天已經見到亞東集團股價獲得反彈行情的青睞,以長遠觀點視之,此集團未來仍將是炙手可熱,持續留意找買點吧!
盤勢解析:
近期盤中買盤普遍大過賣盤,但大多屬低接買盤,因此,除非股價或指數殺低才見成交量出現,形成了不追高,但殺低出量的情況,持續消耗空方量能中。整體觀之,大盤成交量近期逐漸縮減,視為良性的整理過程,而非市場人士所稱的「唯量是問」或是「不見大量,上攻無力」的急躁心態,也就因為如此,才有機會將急躁不安定的籌碼洗出去,因此,持續觀察量縮訊號,沉澱籌碼吧。
就指數水準而言,仍介於6100-6200之區間震盪,在季線隨時間上揚而來之際,逐步以時間(橫盤)換取空間(下跌),將是最好的答案 。
法人目前因多數在上半年的績效表現不錯,所以,作帳意圖不高,只能見到零星點火,如巨騰(9136)與柏騰(3518)或亞東集團,因此,當法人回籠意願升高時,反彈或止穩在望。
以季線乖離來看,目前仍處在下降壓力之下,未見轉折,未來若見季線乖離反轉向上,即指數拉開與季線的回測空間,顯示中期支撐形成,將是可進場步局的時機來臨。由於短期均線尚在下降過程之中,短線反彈實屬不易,未來若有機會見到季線與短期均線會合,並守在6100之上,年線下壓的力道將趨緩,有利於眾均線轉揚於年線之上,至此,台股將再掀起一翻浪潮。若預期即將進入盤整期間,建議手中持股隨時汰弱留強,並且傾向於拉高現金部位。
西進?東進!
西進?
在過去的20年裡,政府當局與中國對岸處在對立狀態,兩國論、一邊一國論,換湯不換藥,在此政策下,所謂的西進政策是戒急用忍,反而鼓勵南向投資,領導者的遠見在這段期間盡失。如果過去大舉前往菲律賓及越南,現在恐怕還在沉潛,但是,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台商大舉在過去20年間透過第三地轉進中國大陸,如今,台灣的電子產業上下游供應鏈已成為全球電子產品的生產甚至是製造平台,由一棵大樹,開枝散葉,並結實累累。而反觀這時期間的台灣內部,在台商紛紛西進後,產業逐漸空洞化,政府沒人承認,但連在職人口以及新踏入社會的新鮮人,也紛紛西進,資金、人力逐漸從台灣流失,台灣從過往的亞洲四小龍中逐次敬陪末座,台灣產業經濟由盛而衰,令人不勝唏噓!
東進!
歷經過去的兩岸對立時期,偏逢近年來的全球金融風暴,台商在中國的投資條件逐漸走下坡,老一輩的也逐漸交棒,帶著大筆資金回流台灣置產,而在此刻,兩岸關係突破僵局,猶如融冰,從通航、開放陸客來台觀光甚至未來的投資,我們如今站在歷史的轉折,全球資金也嗅到兩岸關係的轉變氣息,猶如嗜血的鯊魚,洄游於台灣海峽之間。逐漸地,我們將看到台商將事業佈局擴展至台灣,中國資金也將從檯面下轉為檯面上進入台灣市場,這一波東進潮,現在才剛開端,即將在未來掀起風浪。
自彼岸的中移宣布將入股遠傳以來,陸資入台或是陸資入股幾乎成為股市顯學,近期尤以金融股最為明顯,就好像當年鴻海點名入股或購併一樣的效應,謠言滿天,雖然還不至於遍地開花的狀況,但似乎這將是台股即將踏上的路,也許站在巨人(只中國的市場規模或是企業規模)的肩上,看得更遠,做得更大。
以亞東集團為例,集團中以傳統產業為主體,除先前傳出的遠傳被中移看上外,有了這個前例,徐旭東似乎在檯面下運作著集團的未來藍圖。如
1.遠東銀(2845):走在兩岸即簽千署金融MOU的進程上,過去在台灣市場難以做出成績,過去以來,以不時聽聞,集團將此銀行出售與外資,如今著眼於連結陸資入股的美夢,未來更有機會看到遠東銀可能與陸資的任何形式上的連結。
2.遠百(2903):以愛買、遠百及太平洋SOGO等通路型態在台發展,近年來也逐步做出成績,不過,畢竟台灣的市場小,但也同樣在大陸設有百貨公司,瞬間市場開闊許多,對於經營廣大市場所需要的通路,遠百是顆活棋。另外在信義計畫區的土地開發權,也將是其在資產題材上的焦點。
3.亞泥(1102):中國人多地廣,沿海城市的發展會持續下去,但更大的計畫在於中西部的開發,而四川地震後的重建,更是首要工作,因此,以中長期的觀點看待亞泥,他已經站穩在巨人的肩膀上了。
4.裕民(2606):幾乎是台股中散裝股的代名詞,中長線看亞洲的經濟發展,將逐漸成為全球的重心所在,也將勢必帶動區域內對原物料的需求,而航運業的遠景更是可期的。
5.遠紡(1402):這是台股中重量級的資產股之一,雖不見得可以帶去中國大陸,但以其為核心,集團個股交叉持股,並享有土地開發的潛在利益,在未來的資金行情裡,是不會缺席的。
從過去台股的表現中,亞東集團屬集團股中對股價敏感度偏高的,徐老闆也常常對外發言推銷自家公司,因此,縱使其他集團股也有機會發展出與中國的連結關係,但眼前筆者判斷亞東集團的佈局最具有未來在陸資入台或與中資連結過程中,題材性最豐富的族群,這是投資人要做的功課。
東西交流
其他蠢蠢欲動的個案:
1.鄉林(5531)董事長賴正鎰透露近期除香港股票上市公司華潤集團正尋求與鄉林合作,在兩岸房地產市場佈局之外,中國食品集團娃哈哈食品集團,其不動產、酒店事業部門也尋求和鄉林在台北市、中國大陸一起合作開發涵碧樓酒店。
2. 遠雄建(5522)也不排出引陸資入股。
3. 宏全(9939)日前也傳出康師傅將入股。
4. 富邦金(2881)入港基銀,再取道進廈門商銀。
5.大陸的台資銀行華一,來台找尋策略夥伴,眾家金控如國泰金(2882)、永豐金(2890)等,喊價每股達250元之譜。
6. 證券業如康和證、元富證、凱基證等也傳陸資入股。
7.元大證(2885)上海法說會介紹宏達電、統一、遠傳、台達電、國產、聯強、遠百、華固、精技、健鼎、長虹。可說為台灣方面認為陸資會有興趣、最想向大陸投資人推薦的個股;國信證券點名的五大電子股友達、宏達電、日月光、緯創以及旺宏,則是大陸券商研究單位心目中的QDII概念股。其他如凱基證也才剛結束大陸法說會,向QDII說明與介紹台股,為台股市場的牛市好戲陸續揭開序幕。
從毛澤東的建國、鄧小平的經濟改革開放到江澤民的香港97回歸,歷任中國領導人莫不希望在其任內能完成在中國歷史上留名的大事蹟,而現今的胡景濤,是否能在他任內於中國歷史上添上一筆,就看他的努力,當然也要看台灣人民的智慧。
從今年以來,中國各項的刺激內需政策,不因歷史恩怨而排除台灣廠商的參與機會,應是知與其用飛彈,不如施以銀彈,也許這一種統戰戰略思維,但也著實為台灣的經濟帶來及時雨,兩岸關係建立振興經濟的基礎上,是最好的結果。筆者期待這波尚未東進的銀彈,能在未來為台灣的經濟打下止穩的基石,而趨勢下的東西兩岸交流,也將成為台股的選股主軸。對於台股,經過一段休息後,恐怕就要在掀起新一波資金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