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秀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6-01-29 13:41
食物的謊言:代糖飲料更傷身、天然海鹽都是騙人的?!
食物的謊言:代糖飲料更傷身、天然海鹽都是騙人的?!
.作者Yahoo!奇摩 | Yahoo奇摩新聞 – 2016年1月21日 下午5:11..
(本文摘自《食安守門人教你聰明擇食、安心飲食》)
甜味劑的「無熱量」陷阱,認清無限量使用的「甜蜜」危機
甜味劑(Sweeteners)能夠賦予食品甜味。在台灣,蔗糖、葡萄糖、果糖、高果糖糖漿……等等,通常稱為糖,並視為食品,僅有「糖醇類」和「非糖甜味劑」才會被視為食品添加物管理。台灣目前核准使用在食物當中的人工添加劑中,甜味劑項目共有二十五種。
人工合成的甜味劑最大的特點,就是甜度很高,用量只需要一點點,就可以讓食品有足夠的甜度。不同的甜味劑各有其特點,世界各國的廠商都持續在開發新的甜味劑,以符合消費者的喜愛。
在甜味劑當中,非糖甜味劑使用相當廣泛,由於只含很少的熱量甚至不含熱量,所以也被稱為「非營養性」甜味劑或「低熱量」甜味劑,其甜度大大高於糖,在食物中只需要使用極小量,便能提供足夠的甜味,並減少食品的總熱量。舉例來說,一公克的「阿斯巴甜」可以取代兩百克蔗糖,前者只提供四千卡熱量,而後者則產生八百千卡熱量,相差兩百倍之多!
因為每種甜味劑的特色都不同,因此不少廠商會混合使用不同種的低熱量甜味劑,努力調出最為消費者味蕾喜愛的味道。低熱量汽水便經常混合使用了「阿斯巴甜」「醋磺內酯鉀」和「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鈉」。
某些專家主張,低熱量甜味劑不會影響胰島素和葡萄糖水平,可有助於控制糖尿病等。也有專家認為,在食物中以低熱量甜味劑代替糖,可以減少蛀牙問題,也有助消費者減少攝入熱量和控制體重。
不過,人工合成的低熱量甜味劑,可能會打亂人體的新陳代謝,並且干擾身體對於「吃飽」的感覺。例如,原本想要藉由代糖來控制糖尿病或是減重的人,可能會讓身體分泌更多胰島素,擾亂控制血糖濃度與脂肪儲存的荷爾蒙機制,反而讓人更胖、更不健康。
天然海鹽不一定健康?低鈉鹽、玫瑰鹽、岩鹽花樣多,多吃更傷身
近年來養生風氣盛行,「有機」「天然」成為一股新的飲食潮流,不少市售的鹽都標榜著「天然海鹽」,大舉進入許多人的每日料理當中。但是,你知道嗎?目前並沒有明顯證據顯示,天然海鹽對於疾病有任何的療效,吃了也無法保證會讓人更健康。
嚴格來說,天然海鹽的定義,顧名思義是從海邊曬出來的鹽,沒有經過任何加工。但是,未經過處理的天然海鹽,是不能吃的!其中含有太高的兩價離子,以及超高含量的鈣、鎂,不僅有濃濃的苦味、澀味,直接食用還會引發身體不適。
所以,能夠讓消費者入得了口的鹽,一定要經過加工,成為一價離子才行。
市面上宣稱「天然海鹽」的產品,不少是打著「天然」的行銷外衣,以較高的售價,吸引消費者購買,其實功效和大家熟悉的便宜精鹽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還有些追求健康的消費者,會選擇購買「低鈉鹽」。要留意的是,為了因應消費者的需求,不少低鈉鹽會添加二氧化矽成分避免鹽分受潮結塊,雖然可以稍微減少一些鈉的攝取量,但長期使用二氧化矽,可能造成體內結石。
此外,讓人趨之若騖的「玫瑰鹽」「岩鹽」,也都不如「傳說中」具有那麼神奇的功效,當中除了食鹽的主要成分氯化鈉(NaCl)之外,還可能含有過多的鎂、鉀及不明重金屬,吃多了反而更傷身。
國民健康署建議國人一天的鈉攝取量為二千四百毫克,約相當於六公克鹽,但根據最新的研究數據顯示,目前台灣人每日攝取鈉含量已嚴重超標!尤其越年輕的族群每天鈉攝取量越高。報告指出,台灣青壯年族群每天的鈉攝取量,超過建議使用量的兩倍!
飲食力求清淡、減少食鹽用量,少吃含鈉量爆表的泡麵、零食及加工食品,比起追求何種品牌、名稱的鹽,更為重要。
食鹽中的氯化鈉含量越高越純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食鹽衛生標準」,第二條載明:「本標準所稱之食鹽,係指由海水、鹽礦或天然滷水精製所得,供為一般食用及食品加工使用,其氯化鈉含量以乾重計不得少於九七%。另以海洋斜溫層以下(約海平面二百公尺以下)深層海水精製之食鹽,其氯化鈉含量以乾重計不得少於九五%。」
食鹽純度九七%代表含有三%雜質,而純度九五%代表含有五%雜質。建議消費者宜選購純度較高的高級精鹽食用。
>>看《吃掉健康》專題報導
(本文摘自《食安守門人教你聰明擇食、安心飲食》)
書名:食安守門人教你聰明擇食、安心飲食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作者:文長安、陳俊成、張凱甯
(買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