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芝亭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5-08-15 10:38
消渴症≠糖尿病!中醫拯救血糖4階段
【華人健康網記者駱慧雯/台北報導】受到不健康飲食和運動量缺乏的影響,國人糖尿病人口高居不下,因其主要症狀為多飲而煩渴不止、多食而肌肉消瘦,傳統中醫多以「消渴症」模式進行治療。不過,現代中醫師認為「消渴症」只占糖尿病的一部分,視個人的血糖和病症變化,分4階段調理體質,更有助穩定血糖。
童綜合醫院中醫科中醫師陳建雄表示,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血糖長時間高於標準值,如果未經治療,將會引發許多併發症。當血糖、血脂過高都會加速血管的退化,導致全身大小血管損傷;在多年後可能出現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變、神經炎、失明、傷口感染難癒合而截肢等,不但會影響生活品質,嚴重時更會危及性命。
糖尿病分4期消渴症偏中後期
許多人認為糖尿病就是古人所說的「消渴症」,但「消渴症」只占現代糖尿病的一部分,且病程都偏中後期。陳建雄中醫師說明,古代營養狀況不如現代,且沒有儀器抽血檢測血糖值,糖尿病患者往往罹患多年後,身體狀況漸衰,併發糖尿病腎炎、蛋白尿等,出現身體逐漸消瘦、多尿、多喝等陰虛躁熱的症狀,才會被歸類為「消渴症」。
反觀現代,大部份糖尿病患者體質偏胖,還沒有特別症狀時就可透過儀器檢測出血糖升高,這類糖尿病前期的情況,並非「消渴症」所能概括。不過,近年來,隨著中醫學說不斷的發展和修正,現代中醫將糖尿病病程發展分為「鬱、熱、虛、損」4大階段,擬定適合的治療方針,再配合個人體質對症下藥,使用黃連、知母、石膏、芍藥、烏梅、生地、葛根、天花粉、黃耆、山楂等藥材,可更有效協助控制血糖。
【糖尿病程4階段】
1.
「鬱」的階段:血糖升高的早期,此時身體機能狀況還算不錯,患者由於長期的飲食過剩,導致胃腸道消化機能負擔過重,出現體重逐漸增加、內臟脂肪增多等現象,此為「中焦鬱滯」,可適度控制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治宜消脹除滿,減輕消化道負擔。此外,生活步調急促、工作壓力等情形導致情志不調,此為肝鬱氣滯,治宜舒肝解鬱。
2.
「熱」的階段:熱是在鬱期沒有適度調整,進一步「鬱而化熱」發展而成,此時期身體機能過度亢奮,出現肺熱、肝熱、胃熱、腸熱等,表現為口渴、容易飢餓、便祕、情緒煩躁、失眠等,可依據不同狀況選擇適合的清熱瀉火藥。
3.
「虛」的階段:當熱期持續,身體機能過度亢奮日久,消耗過度,會耗傷氣陰,導致元氣受損,身體由熱轉虛,形成虛實夾雜之證,比如熱甚傷陰、陰虛火旺,胃熱脾寒等,治宜一邊清熱、一邊補虛。當進入虛的階段,可能已經出現明顯的痰、濁、瘀阻滯血管等現象。
4.
「損」的階段:虛進一步發展,導致經絡臟腑的損傷,出現大小血管的併發症。此時可見肝腎陰虛、脾腎陽虛、陰陽兩虛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