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smoothly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05 16:58
忍痛斷腕 台塑棄大保小
環保署昨天環評大會決議,台塑在釐清汙染排放量、撤回六輕5期案後,4.8、4.9期可望以「環差報告」繼續審查;對台塑來說,這是忍痛切割、換取部分開發案有實質進展的「斷腕」處理。
撤回六輕5期開發案對台塑是否有損失?六輕5期自99年被環評委員決議要求進入嚴格的二階環評後,至今沒有明顯進展,形同停擺。對於台塑來說,投資不能等,自99年至今六輕5期已經卡太久,於是決定將部分開發內容以「4期」環差報告名義送審,這是不得不做的決定。
依環評法規定,環境差異分析是將已通過環評的開發案提出變更開發內容,若計畫產能、規模擴增或路線延伸小於10%,就可提出審查門檻較低的環差報告,若高於10%,即必須重做環評。
台塑將六輕5期部分內容,切分為4.6、4.8、4.9期,「兵分多路前進」,由於環差報告審查門檻較低,只需要向環評委員說明「與先前開發案的變更內容、環境影響差異分析、環保對策之修正及相關對照表等」,不須重做半年至一年的環境調查,審查時間可大幅縮減。
台塑毅然決然撤銷六輕5期,換取較為迫切的4.8、4.9期計畫續行審議,最後能否過關?還須視台塑拿出透明的數據與報告,說服環評委員、環保團體與在地居民,畢竟台塑身為我石化龍頭,任何動向都是全民關注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