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erful 發達集團董事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30 05:44

野牡丹遍布寶島 艷麗不輸「花王」

【特約記者邱淑玲/報導.攝影】
雍容華貴的牡丹,被譽為是花中之王,更被視為是富貴花,人們以國色天香來形容它。台灣雖不適宜牡丹生長,中低海拔山林裡,卻可見花色艷麗的野牡丹。

野牡丹夏日開漂亮的紫紅色花。
名字都叫牡丹,但此牡丹非彼牡丹,兩者花期不同,模樣也差很多。「花王」牡丹春天開花,為毛茛科芍藥屬落葉灌木;夏日寶島隨處可見的野牡丹,則是野牡丹科野牡丹屬常綠小灌木,原產巴西,分布於台灣、日本、琉球、菲律賓和大陸。
儘管不似牡丹花艷冠群芳,野牡丹艷麗花容也不遜色,因而贏得野「牡丹」美名。生長於低海拔地區,常見於山坡地和灌草叢中,每年5~9月開花,10-12月結果。野牡丹有許多別稱,「山石榴」、「九螺子花」、「王不留行」和「王不留」」等都是。

花容秀麗的白花野牡丹。
「王不留行」和「王不留」名稱由來,據說與王莽有關。相傳東漢開國功臣邳彤,精通藥理,常為人治病,人稱「藥王」。因家鄉民眾不齒王莽及王郎等篡漢行為,當王莽率大軍追殺劉秀,邳彤鄉人拒絕為王莽大軍提供食宿。他發現家鄉所產野牡丹具有舒筋活血、通乳止痛功效,便以此事命名「王不留」 或「王不留行」。
夏日的全台低海拔山地,幾皆能見到野牡丹花開身影。植株高可達3公尺,莖、葉和花萼均密被淡褐色剛毛,野牡丹初夏到盛夏開紫紅色花。「王不留行」於東漢時代最初被邳彤發現時,便證實了它具有藥效。事實上,野牡丹不僅花美,全株均可入藥,中藥名稱就叫「野牡丹」。
台灣從北到南都能見到野牡丹,夏日走在台北近郊親山步道,也能見到它花開的紫紅花容,盛花期滿樹紫紅花朵尤其美麗。野牡丹還有白花品種,也很出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