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火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5-19 22:18

經濟學人:影子銀行的誘惑 中國危機漸起

本帖最後由 木火 於 14-05-19 22:19 編輯
經濟學人:影子銀行的誘惑 中國危機漸起
鉅亨網薛景懋 外電報導2014-05-1921:18
《經濟學人》報導,身兼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和英國央行(BOJ)總裁的Mark Carney,近期對全球經濟做診斷,他認為當前最大的危險因子來自新興市場的影子銀行。銀子銀行無疑是全球最該懼怕的怪獸,影子銀行相當龐大且增長迅速,一旦缺乏正確經營,很可能隨時引爆。
FSB將影子銀行定義為非銀行的放款機構,資金共佔全球金融系統的1/4。截至2013年初,全世界影子銀行的總資產從10年前的26兆美元成長至71兆美元。在某些國家,影子銀行的成長速度更為驚人,以中國為例,光是2012年影子銀行的增長就高達42%。
但是,對於影子銀行的定義卻有些許分歧。影子銀行的主要核心是信貸,從中國的貸款信託公司到西方的P2P借貸、貨幣市場共同基金,都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礎上。影子銀行廣泛的定義來說,是指非銀行的機構,從事任何類似銀行的活動。例如,歐洲電信Vodafone架設的繳費平台、科技公司設置的債券交易平台、或是貝萊德(BlackRock)所銷售的投資商品等。
影子銀行不斷湧現的主因,是傳統銀行在金融危機期間曾受到劇烈的損失衝擊,事件之後也開始遭到嚴密監管,借貸遭設下較高的資金需求門檻,無窮盡的法律紛爭和大量罰款,導致銀行緊縮財政、裁減放款量,甚至關閉借貸部門。以美國為例,投資銀行不得再以公司的帳戶進行交易,只能代表客戶身份。英國銀行方面,自2007年則刪減近30%的商業貸款。影子銀行的出現,剛好補足這些斷層。
某種程度來說,在銀行體系之外實行借貸反而是好事。銀行會受到嚴密監管的原因其來有自,譬如資金周轉日期發生錯誤時,可能會將短期的借入資金,長期地大量放款出去,巨大的槓桿與其他金融機構相互糾結,因此,銀行也特別的脆弱。所以每當銀行陷入危機時,往往最終都是納稅人埋單,因為政府也會害怕複雜、大型的機關倒閉。如果部份借貸行為從銀行轉像風險較低的機構,金融系統理當更為安全。
照上述解釋,Carney理應為此感到高興。假設英國的釀酒商從退休基金或保險公司,而非從銀行申請一筆長期借貸,不幸發生意外,債權人雖然損失一筆資金,但卻不會受到槓桿作用的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殃及不相干的群眾。
然而,影子銀行倘若未受到嚴密的監督,可能造成的危害與一般銀行相當。引發當時金融危機如此嚴重的一項主因,是「結構性投資工具」的不當使用,銀行將貸款重新包裝為債券,原本看似獨立的商業活動,卻因為銀行的涉入導致錯綜複雜的牽連。另外,貨幣市場共同基金也是不穩定的因素來源,企業與一般民眾將短期的閒錢投入其中,認為不用承擔風險,但是,當情況出乎意料時,便影發擠兌風潮。
影子銀行造成最大的問題,不是金融活動糾結連動,就是資本不足以吸收虧損。最糟的是也會將傳統銀行拖下水,因為銀行依舊是主要資金的提供者,或者,幫助影子銀行善後的單位。影子銀行鬆散的監管制度,最終仍會與傳統銀行同樣脆弱。
歷經先前的災難也使監管人員習得寶貴的教訓,在許多國家,新的監管規定目標即是避免上述問題。舉例來說,現在的銀行必須在財務損益表中標記相關的結構性投資商品。或者,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必須增加所持有的流動性資產,避免擠兌的恐慌。針對不同型式的影子銀行,融資則會設下不同的限制。
但是,Carney對於影子銀行的擔憂,顯示出上述規範尚未做到滴水不漏,像是美國的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就營造出永遠不會虧錢的假象。
除此之外,影子銀行真正最大的危險潛藏在中國。中國的監管套利(regulatory arbitrage)規模龐大,儘管銀行受到限制,不得向特定產業擴大借貸規模,或提供高回饋以吸引資金存入,但是,透過影子銀行當媒介,這些事情仍暗通款曲地在進行。同時,部分企業甚至充當銀行的角色,向第三方進行融資。難以想像,倘若影子銀行將資金放款給獲利不佳的鋼鐵廠,或負債累累的土地開發商,屆時資金的償還問題該如何解決。然而,投資人受到一連串的紓困動作,還是不斷擠入,所以迄今尚未受到這些巨額的貸款傷及。
影子銀行所造成的危機正逐漸形成,以目前跡象來看,仍不會擊倒中國,因為中國政府可運用國有銀行作為緩衝,國家的資金也相當充裕可以將情況矯回正軌,但是,成本代價仍會相當巨大。中國影子銀行的監管規定越快仔細闡明,投資人也會盡早注意到相關的風險。在明確的資金流動明細下,影子銀行才能更為鞏固金融體系。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