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鍾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14-04-04 09:35
品人生:政大教授王壽南 雙眼近盲仍出書
本帖最後由 萬鍾 於 14-04-04 16:47 編輯
政大教授王壽南 雙眼近盲仍出書
政治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王壽南長年受白內障所苦,一度雙眼接近失明長達三年。但即使眼睛看不見期間,他仍未放棄學術生涯,透過口述方式請學生記錄,持續在《歷史月刊》發表研究心得,並集結出版《照照歷史的鏡子》,獲對岸出版社主動邀約翻成簡體版。
走過人生中黑暗的三年,後來冒險動手術讓一眼重見光明,王壽南說,他的一生堅持「退而不休」,即使職業上可以退,希望上絕不能休。
年近80歲的王壽南,畢業於政大政治所博士班,民國57年就進入政大歷史系任教,先後擔任過歷史系主任、歷史研究所長、文理學院院長,一路在教學、行政與研究上奉獻,從未想過放棄學術這條路。
近視太深 機器驗不出度數
先天視力就不太好的他,因為長時間鑽研歷史文獻導致過度用眼,之前雙眼近視高達2600度。他自嘲,深度近視讓他的眼鏡鏡片厚到宛如磚頭,連到眼科診所驗度數,也常因近視太深,機器驗不出度數。後來隨著年紀增長罹患白內障,視力更加惡化。
白內障手術失敗 右眼失明
14年前,他接受右眼白內障手術時,結果原本成功率極高的手術竟然失敗,導致他視網膜大量出血,右眼完全失明。手術失敗後的三年裡,他與太太吳涵碧四處探聽名醫,卻沒有任何人敢再冒險替他的左眼開刀。
王壽南形容,右眼失明後,左眼因為嚴重白內障只能看到光影。某次和朋友聚餐時,餐前服務生送上毛巾,他只感覺到光影,以為是上菜,就用筷子夾了毛巾往嘴裡賽,笑倒整桌親友。
「腹稿」錄音 學生幫整理文章
在第二次動刀前,即使幾近全盲無法到學校任教,他仍在太太的鼓勵下,持續發揮所長,替聯合報系出版的《歷史月刊》撰寫文章。這些文章都是由王壽南先打好「腹稿」、錄好音後,再請博士班學生整理成文章,最後由太太一段段念給他聽,他再指正哪裡需要修改潤飾。
左眼手術成功 終於重獲光明
三年後,終於找到一位醫師願意冒險替王壽南開刀。結果這次手術相當成功,術後他的左眼視力恢復到0.6,連醫師都感到不可置信。 單眼重獲光明的他堅持「退而不休」,還接受廣播電台邀請,錄製廣播單元節目,在空中主講「武則天故事集」與「夫妻關係」,持續散播他的學養與人生觀。
王壽南之妻「吳姐姐」 牽緊他手當他眼
知名歷史學者王壽南不畏雙眼幾近全盲的考驗,退而不休耕耘學術領域,在校園內激勵不少師生。悉心照顧王壽南的太太吳涵碧,許多人也不陌生,知名套書「吳姐姐說歷史故事」,作者正是吳涵碧。她甚至為了先生眼疾,10年前從媒體提早退休,充當先生的雙眼。
吳涵碧回憶,婚前她曾經以為先生將會是他一輩子的依靠,萬萬沒想到有天必須由她當先生的眼睛。起初兩人都無法接受,吳涵碧更有長達一年時間,因為飽受壓力夜間輾轉難眠。
14年前,王壽南右眼手術失敗,單眼失明,四年後另一眼也因為白內障幾乎看不見。為了貼身陪伴王壽南,吳涵碧選擇提前退休,先生走到哪,她的手就牽他到哪。不知情的人看見了,還會調侃夫妻倆感情怎麼這麼好,隨時隨地兩人都緊緊地著手。
吳涵碧說,常有人說「結婚是戀愛的墳墓」,但她和先生都很反對這句話。因為人生本來就會遭遇困難,兩人在一起,即使一個人跌倒,另一個人還可以扶著對方。
先生失明後,外人常以為是她照顧先生居多,但吳涵碧認為,其實很多時候,夫妻倆是相互扶持。
例如她對路名很迷糊,王壽南雖然眼睛看不見,但兩人一起搭計程車時,他還會憑「腦中地圖」幫司機指路,告訴司機幾個路口後得左轉。
吳涵碧坦承,在先生雙眼幾近全盲的三年裡,也有「笑不出來的時候」,但為了不讓對方擔心,不想因此垮下去,就算在雨天牽著先生快步走,她還是得苦中作樂,讓自己笑出聲音。
【聯合晚報╱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
全文網址: 聯合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