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 發達集團代表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6 23:57

美韓關稅談判陷嚴重卡關!首爾拒絕「乖乖聽話照做」,要川普政府調降稅率至15%

    美韓關稅談判陷嚴重卡關!首爾拒絕「乖乖聽話照做」,要川普政府調降稅率至15%
    李靖棠2025年9月16日 週二 下午10:551南韓與美國在敲定貿易協議談判上陷入僵局,因為首爾(Seoul)當局抗拒來自華盛頓的施壓,不願透露和讓步,由川普(Donald Trump)決定該國數百億美元資金,究竟應投向美國哪個領域。韓方派出前貿易部長呂翰九(Yeo Han-koo)前往華府,親自與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進行談判。但如今距離南韓宣告、將投入3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兆元)投資美國本土,藉此換取川普政府將關稅從25%調降至15%,已過去整整兩個月時間。廣告《金融時報》(FT)引述熟悉談判人士指出,南韓政府面對華府非常堅持,要求美國必須效仿日本模式,並對川普希望自行決定、那數百億美元的資金該如何投資美國的要求感到非常不悅,再加上不久前美國移民機構,突襲韓國企業位在喬治亞州(Georgia)工廠的行為,都使雙邊關係愈發緊張。首爾不滿的點,與川普自行「宣告」有關川普7月曾在社群上宣稱,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同意「向美國提供3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兆元)投資,並由我本人以總統身份進行選定。」然而,對於川普這個說法,韓國總統顧問金永範(Kim Yong-beom)隨即反駁,強調大部分韓國資金、將來自國營金融機構提供的貸款與擔保,金額還包含韓國企業在美國承諾的數百億美元投資計畫。面對川普的要求,一名韓國總統府官員私下透露,「我們無法完全照美方要求辦事,我國企業赴美『是為了賺錢』,不是單純把錢倒進去。」2025年3月26日,位於喬治亞州的mextaplant America工廠舉行開廠儀式,現代汽車集團會長鄭義宣在一群員工前方發表演說。(美聯社)南韓現任總統李在明(Lee Jae Myung)上週公開表示,「我們不會進行不理性或不公平的談判,這就是為何談判困難重重。表面上,談判看起來粗糙、激烈、過度、非理性甚至荒謬,但最終結論仍會是理性的。」在日本同意投入5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6兆元)投資項目後,讓南韓進一部面臨更大壓力,東京與華府達成的新貿易協議,使日本出口商品適用15%關稅,同時也讓日本汽車廠,相比仍須支付25%關稅的南韓競爭對手,擁有相對明顯競爭優勢。但看在華府一側立場,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週在CNBC採訪時表示,「日本簽了合約、韓國人要麼接受協議、要麼就支付關稅。」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美聯社)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研究員、前任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卡特勒(Wendy Cutler) 表示,「韓國企業目睹員工被移民官突襲帶走,都感到非常錯愕,對於現在被要求承諾新投資感到寒心。」分析師則提醒,從現實層面來看,南韓如果想要模仿美日投資協議,其外匯市場可能會高度波動,讓貨幣面臨巨大壓力。理論上,首爾承諾的3500億美元投資,組合涵蓋10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1兆元)承諾購買美國能源,另有1500億美元(約新台幣4.52兆元)承諾投入、名為「MASGA」(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的聯合計畫。但韓國打的算盤是,提供貸款與債務擔保,優先支持韓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項目。更多風傳媒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