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4:59

債蛙不妙!彭博揭日債4大下跌關鍵,陷危險交易。(彭博)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債券陷入另1次拋售的陣痛,日30年期公債殖利率本週飆至3.2%以上新高,有大型機構表示是逢低買進好時機,不過,彭博報導,專家警告,由於日本央行對升息猶豫不決、逐步縮減購債規模、新1輪財政刺激引發債務擔憂,及人口老化養老基金不需那麼多長債,今年可能成有史以來首次成淨賣家,這4個構成公債下跌的關鍵因素,持續干擾市場,長債已陷入「價值陷阱」風暴中心,並警告押注日債將變成危險交易。
彭博報導,海外基金經理在今年前7個月向長期日本債務投入了創紀錄的9.3兆日圓(約新台幣1.86兆),他們發現自己處於這股動盪的中心,儘管債券已跌至歷史低點。
但日本央行因擔心損害成長,而對進一步升息猶豫不決,加上央行逐步縮減購債規模,也削弱了另1個關鍵市場支撐來源。
與此同時,執政聯盟在 7 月的參議院選舉中失利後,新1輪財政刺激措施的前景引發了人們對債務發行增加的擔憂,這是打壓債券價格的另1個因素。
除了日本央行的政策外,另1個關鍵是人口老化問題,T. Rowe Price 多元化收益債券策略聯合投資組合經理 Vincent Chung 表示,現在人口如此老齡化,以至於人壽保險公司不需要那麼多長期債券來匹配其負債。
根據數字顯示,養老基金代理人的信託銀行今年截至 7 月淨購買1.47兆日圓(約新台幣2940億元)的超長日本國債,比5年平均水平低約34%。保險公司在前7個月出售的超長債券多於購買的超長債券,這使它們有望在今年有史以來首次成為淨賣家。
在這4個構成下跌的關鍵因素,持續干擾市場,專家指出,對於一些資深投資者來說,日本的押注越來越像1個「價值陷阱」:1種廉價資產,吸引買家,但價格卻進一步下跌。
PGIM固定收益首席投資策略師兼全球債券主管蒂普(Robert Tipp)更直言,這是1筆危險的交易, 它集中體現了「價值陷阱」概念。
所謂債蛙,其實就是「債券」和「溫水煮青蛙」結合而成的詞,指的是那些大量買入債券,尤其是長期債券,卻對風險管控意識不足,或是過於依賴債券收益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