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19:22

首屆「WITSA全球AI高峰會」19至20日在台北舉行。(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徐子苓、實習記者林子云/台北報導〕首屆「WITSA全球AI高峰會」19至20日在台北舉行,由世界創新科技與服務聯盟(WITSA)與中華軟體公會共同主辦,聚焦「AI形塑數位世界」。本次會議吸引來自36國、逾300位產官學研代表參與,凸顯台灣在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應用推動上的角色。
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表示,政府推動「AI新十大建設」,目標將台灣打造為「人工智慧島」,並與國際建立可信賴的合作夥伴關係。他指出,台灣除半導體供應鏈外,軟體與中小企業體系也具備靈活創新優勢,有望成為AI應用的重要試驗場。
軟體公會近期發布的《2025資訊軟體服務產業白皮書》提出「數位公共建設9+1政策建言」,涵蓋AI應用、數位治理與產業人才培育等議題,並倡議制定「數位基本法」。軟體公會理事長沈柏延指出,公會將協助政策落地並推動國際交流,藉由人才認證與應用場域實證,提升產業競爭力。
高峰會也展示多項獲獎應用案例,反映AI的實際經濟效益。例如,Hyra Network透過去中心化算力平台,已串接全球逾250萬台邊緣設備,2025上半年已創造60萬美元營收,挑戰傳統AI基礎設施集中化的格局。台灣資策會則推出AI供應鏈優化系統,協助製造業降低成本與提升效率;希臘Knowledge SA開發的「一站式公司設立系統」,將企業登記流程壓縮至8分鐘,成為數位轉型示範。
此外,英國藥品和健康產品管理局應用AI強化非法網站偵測,將稽核效率大幅提升;巴西Urgent Care Lucy則利用AI過濾緊急醫療服務的非必要來電,顯著減少公共資源浪費。這些案例突顯AI在製造、醫療與公共治理的多元應用,並展現潛在市場規模。
WITSA主席Dato’ Dr. Sean Seah強調,AI發展應以「協作」為核心,並提出「全球AI生態系網絡」,涵蓋基礎設施、數據流通、應用案例與投資等七大支柱。台灣已與巴西、巴林簽署合作,未來將有更多企業藉此拓展海外市場。
沈柏延表示,台灣將以制度化參與與國際化拓展為核心,連結全球資源,推動AI生態系發展。此次高峰會不僅是技術交流平台,也為台灣產業提供進入國際AI合作網絡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