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0 16:43

中國電動車與電池的海外投資規模數度超越國內。(法新社)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 韓國《Businesskorea》報導,中國電動車與電池產業的海外投資規模首度超越本國投資。分析師認為,此結果是因為中國的產能過剩引發越演越烈的價格戰,促使相關產業積極擴展海外市場。然而,這也升高中國加速輸出通縮,以低價產品淹沒全球市場的疑慮。
市場研究機構榮鼎(Rhodium)諮詢19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車與電池產業的投資總額去年達160億美元,超越國內投資的150億美元,首度呈現黃金交叉。
榮鼎報告說,「鑑於中國相關產業向來的投資80%集中在國內,因此去年的投資堪稱歷史性轉折」。11年前的2014年,相關海外投資並不存在,2022年與2023年大幅增加,分別達270億美元與320億美元。
電池產業領軍中國的海外投資,佔總額74%。近期,電動車組裝業者也快速推動海外的擴張。中國電動車與電池海外投資的激增與升高的貿易壁壘有關,榮鼎分析說,「隨著美國等各國強調國內生產,中國也加入此潮流」。
報導說,中國市場的飽和是根本原因。中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引發的內捲式競爭,已達危險程度。在中國市場上「零公里二手車」的銷售體現了中國低價競爭的慘烈。儘管電動車公司大力「甩賣」(bomb sales),但庫存仍有增無減,因此新車被包裝成中古車出售。
產業觀察人士警告,這種不得不的海外投資可能導致相關產業的自我毀滅。隨著低價中國電動車湧入歐洲、南亞等市場,產業生態系統的破壞等負面後果難以避免。市場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企在歐洲的電動車市占率較去年同期幾乎翻了一倍。彭博指出,中國電動車與電池「正面臨各種阻力,包括全球需求失衡以及全球市場的強烈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