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8 05:30

拋棄中式「狼性」的王品,反而拚出新的機會。 (資料照)
台灣餐飲業營業額在2023年首度破兆,近年來持續創高,王品等餐飲集團擺脫中國泥淖後,將發展重心轉回台灣,營收、獲利也跟著屢創新高;若對比中國餐飲市場的流血內卷,指標品牌海底撈都陷入「增收不增利」窘境,拋棄中式「狼性」的王品,反而拚出新的機會。
根據統計,台灣餐飲業歷經2020、2021年疫情期間連續2年衰退後,2022、2023年出現爆發式成長,連續2年營業額年增達2成,從疫情時一度跌破7千億,2023年首度破兆,2024年成長率雖回復到正常水準的3.58%,今年前5月持續年增3.9%,也顯示餐飲業已站穩「兆元產業」。
以台股指標餐飲股王品為例,2021、2022年受到疫情衝擊,台灣小賺、中國大賠,2年合計認列西進投資虧損近8億元,昔日金雞母變成拖油瓶;在先後收掉中國「石二鍋」、「LAMU慕」及「三哇造面」品牌後,王品2023年淨利大增至13.8億、2024年也破13億,EPS分別達16.79元、15.66元,對股東派發出史上最大方股息;今年首季營收續創單季新高、EPS達4.41元。
對比中國餐飲指標品牌海底撈(特海國際)近年開放加盟後,反而陷入營收成長放緩、利潤率下滑的窘境,利潤率從過去動輒雙位數,去年跌破10%,今年首季估僅剩下4.1%;不再癡迷於西進的王品,如今是「增收又增利」。
過去台灣媒體吹捧所謂的中企狼性文化,意指將狼野性、殘暴、貪婪、暴虐等特質,扭曲成為一種拚搏精神,鼓吹台商應學習中企不顧一切求取生存的企業文化;如今來看,這不是文化、而是笑話!(高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