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5-07-05 08:30

曾國藩:做到三個字,避開人生三個陷阱--3

曾國藩:做到三個字,避開人生三個陷阱--3
嘴巴是用來說話的,好論人長短,幾乎是人的天性,只是有的人知道怎麼把握分寸,有的人卻信口開河,曾國藩也不例外。鹹豐元年(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曾國藩直接上疏,直指鹹豐三個缺點:見小不見大、不求實際、剛愎自用。曾國藩敢於說皇帝的不是,自然是犯了天威,結果引得鹹豐龍顏大怒,直接把奏摺摔在地上,準備治曾國藩的罪,幸虧在穆彰阿、倭仁等人的勸阻下才作罷。曾國藩自己想做一個清官,看到滿朝文武個個都貪財好色,他口無遮攔地去批判這些官員,結果得罪了朝廷眾多大臣,幾乎成了朝內大臣的公敵。
經過許多磨難之後,曾國藩終於悟出了都是「多言」惹的禍!曾國藩教育兒子曾紀澤說:「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不肖,曰傲,曰訟,即多言也。」於他下定決心,在生活與工作中處處留心,每天都把見的人,說的話,看的書通過日記記錄下來,以此反省自己的得失。通過一段時間的修煉,曾國藩「好論人是非」的毛病得到了徹底的根治。
2、忿怒的陷阱
心態是人生幸福的根源,一個人容易被人激怒說明這個人的心理還沒有成熟。我們常說「生氣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曾國藩為什麼要「戒忿怒」,其實就是想營造一個平靜如水的心理環境,保持積極的人生觀。
為了修煉自己的心理,曾國藩向他的好友馮樹堂學了靜坐之法,希望能做到「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開始時,曾國藩的靜坐並未達到排除雜念的效果,是形靜而神未靜。正如他自己所說:「靜坐之法,養氣之方,都只能知,不能行。」
曾國藩剛入翰林院的時候,他的父親曾麟書跟著他來到了北京。曾麟書年老多病,曾國藩找來好朋友鄭小珊替父親看病。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