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4 05:30

農業部近年除完成境外蚵仔鑑識技術,也持續發展重點水產品項如吳郭魚、烏魚子、九孔、鰻魚、虱目魚的產地鑑別技術。(示意圖,資料照)
漁業署︰鑑別技術待衛福部認定 將導入產業應用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為確保我國水產品為本地貨,並避免境外水產品混充或轉運來台「洗產地」,農業部近年除完成境外蚵仔鑑識技術,也持續發展重點水產品項如吳郭魚、烏魚子、九孔、鰻魚、虱目魚的產地鑑別技術。漁業署表示,待相關鑑別技術獲衛福部認定,就會導入產業應用,讓洗產地無所遁形。
學者示警 中國詢問台廠代工
台灣鯛協會理事長、嘉義大學助理教授郭建賢示警,許多台灣水產加工廠都有接到中國詢問是否可協助代工,意圖將中國水產品用飼料或其他名義輸入後,於台灣加工再改以台灣產品出貨。
漁業署副署長陳建佑表示,在國外初級加工製作為魚片進口台灣的貨品,不屬於食藥署認定的「實質轉型」,會對這類明明並未在我國實質轉型,卻將產地標為台灣再出口的業者,加嚴裁罰。
此外,為避免混充,漁業署近年委託學研單位研發鑑別技術,水試所所長張錦宜表示,該所的境外牡蠣鑑別技術已發展成熟,但因取得樣品問題,目前只能鑑別是否為越南牡蠣;「如有機會拿到中國各主要產地所生產的牡蠣,也有機會可做鑑定,但現實上取得中國牡蠣非常困難,因此只能採取防堵策略。」
至於吳郭魚,張錦宜說,已可建立鑑定方式,主要是因台灣養殖的吳郭魚苗九十九%都來自國內六家吳郭魚苗繁殖場,只要透過DNA鑑定並建立吳郭魚基因庫,就可完全確認吳郭魚產地是否為台灣。
近年也常出現中國烏魚子冒充台灣烏魚子等,漁業署說明,已委託學界協助建立烏魚子的產地鑑別技術,九孔、鰻魚、虱目魚等產地鑑別技術也持續發展中,等累積足夠數據,就會申請衛福部認證,再依照產業需求導入應用;而民眾如何確保買到的是百分百台灣水產品,漁業署建議可選購有產銷履歷標章或溯源標章的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