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4-07 22:16
美國課徵24%對等關稅 馬來西亞首相估今年GDP可能須重新評估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分析美國對馬國課徵24%對等關稅之經濟影響,馬2025年GDP成長預測值可能須重新評估
馬來西亞首相安華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幾乎來自全球的進口商品徵收大規模關稅,一旦24%的關稅最終實施,從經濟角度及層面分析,政府將重新審視原定2025年國內生產毛額(GDP)4.5%至5.5%的成長預測值。然安華保證,馬國政府並不預見國家經濟會出現衰退,因馬國的經濟仍具韌性,且基礎穩固,其中包括強勁的家庭消費、積極的國內投資、可觀的旅遊收入以及國家發展計畫的持續推進。
馬國的貿易網路多年以來建立在穩固的區域與全球合作關係基礎上,特別是通過東協(ASEAN)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多邊機制。馬國亦積極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與歐盟的對話,以及與全球南方國家的深入合作。
馬國已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應對關稅問題,包括設立「國家地緣經濟指揮中心」,而該中心將在本週內召開會議,深入研究關稅對多個關鍵出口產業的影響;投貿部及其他相關部門將繼續與產業界與出口商積極溝通,並正研究數項關鍵措施,包括強化供應鏈,以及多元化馬國的貿易與投資佈局,以應對美國對等關稅措之施衝擊。政府仍在評估美國最新關稅措施帶來的經濟影響。儘管早前的預測已採取謹慎態度,但新措施的範圍與嚴重程度已超出政府最保守的預期。投貿部將整理完整的出口影響資料以便提呈美國,經濟部長亦將與所有東協經濟部長召開會議,協調一個統一的亞洲應對方案。安華首相強調,渠刻正與東協領袖保持密切聯繫,爭取達成一致共識,研究並考慮所有選項,以確保人民和企業的利益不受損害,同時對美方作出聯合回應。
馬國政府將加速推進工業改革議程,包括落實「新國家工業大藍圖」、推動能源轉型與半導體戰略、綠色轉型、人工智慧等措施,加強與鄰國在區域層面的合作,並將與對美出口占比較高的國家共同協調與發聲。馬國與東協將繼續團結一致,維護開放、有韌性的供應鏈,確保東協集體聲音被清晰、堅定地聽見。
安華首相稱,在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幾乎來自全球的進口商品徵收大規模關稅,馬國亦在受影響之列。自4月5日起,所有出口到美國的馬國商品將至少面臨10%的關稅;從4月9日起,大多數產品的關稅將升高至24%,僅有少數例外。作為一個開放的貿易國家,這種單方面加徵關稅的決定,嚴重威脅當前全球貿易與投資體系的穩定,馬國政府堅決反對這種做法,並認為此舉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宣導的自由、非歧視、可預測及開放貿易的基本原則。WTO正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是於1948年通過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共同創立的。
美國為本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之一,亦是美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目的地,因此,課徵對等關稅在中長期性的影響不容小覷,也波及全球其他與美國有重要貿易與投資關係的國家,可能對全球經濟增長帶來負面衝擊。某些領域如部分半導體產品獲得豁免,但新關稅政策仍將對馬國產業造成不利影響,尤其是紡織、傢俱、橡膠與塑膠等產業。
美國的這一項宣佈不僅挑戰了全球貿易體系,亦衝擊馬國作為一個自豪、獨立、不結盟國家的身份,嚴重威脅成千上萬依賴公平、開放市場的人民的經濟安全與生計。安華首相堅決駁斥美國提出的指控,即馬國曾對美國產品徵收47%關稅。馬國認為美方計算關稅的基礎存在嚴重錯誤,但馬國依舊會全面性的回應,並以馬國的核心利益為導向,同時體現出馬國與亞洲盟友的共同立場。
安華首相強調,馬國不會採取報復性關稅措施,而是認為應通過建設性對話解決,與其他東南亞國家協商後繼續與美國開展積極接觸,以保障市場進入、穩定投資信心,並為出口商爭取公平的結果,尋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