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25-02-02 09:07

時間不光是「擠」出來的,這6個時間管理原則,必須告訴孩子--1

時間不光是「擠」出來的,這6個時間管理原則,必須告訴孩子--1
說到學習時間緊張,很多家長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怎麼擠時間——壓縮睡覺的時間、壓縮吃飯的時間、壓縮休閒娛樂的時間,等等,把一切學習以外的時間都壓縮到極致,彷佛就是管理時間的終極目標。
為學習成績而苦惱的學生,常常也伴隨著覺得時間不夠的苦惱。因為他們覺得,要想把成績趕上來,必須給自己「補課」——多補習以前的基礎或者多找點別的教輔材料來做一下。但是,老師上課占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還要布置一些家庭作業,每天連作業都做不完,哪裡來的時間去自己學習?
還有一種情況是,有的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幾乎達到了人的生理極限了,不太可能再擠得出什麼時間出來了,但進步仍然十分有限。看到自己在非常痛苦的看書做題的時候,有些成績比自己好很多的同學卻似乎很悠閒的樣子。如果時間利用都到了這步田地,自己還有再改進的餘地嗎?
對於這些問題,用一句話解釋:「時間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排名靠後的同學總是抱怨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除了做作業,根本沒時間自己學習;而排名靠前的同學,則認為老師布置的作業其實沒多少,每天放學之前就已經把家庭作業做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時間可以自己找點題來做找點書來看,還可以小小的休閒娛樂一下。
對於那些希望通過自己的刻苦努力改變現狀的同學而言,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沮喪的局面。對於這種現象,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學習時間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社會現象。
學習好的人,因為看書做題很輕鬆,時間剩下很多,可以用來讓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而為學習苦惱的人,因為看書做題都很痛苦,效率低下,每天連老師布置的作業都難以完成,根本擠不出時間來進行其它的學習,只能越來越痛苦。學習成績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