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4-10-22 05:52

綠電新選擇 首座深層地熱井開鑽

2024/10/22 05:30  
宜蘭員山深層地熱探測井開鑽,預計開挖至少4千公尺。(記者林菁樺攝)
選址宜蘭員山 經長盼未來可供數據中心就近使用綠能
〔記者林菁樺、楊媛婷/綜合報導〕地熱是我國二次能源轉型積極發展的能源,中油與中研院攜手合作,開鑽台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據評估,我國深層地熱潛能高達四十GW(換算約四千萬瓩),可商轉潛能達十GW(一千萬瓩);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宜蘭有成功的清水地熱電廠,發展備受期待,也鼓勵資料中心就近使用綠能,宜蘭藉由地熱產業可促進就業、經濟而發光發亮。
中研院利用大地電磁法、3D建模定位地下熱源,結合中油鑽井技術,雙方先前已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在宜蘭平原探勘一年,獲取地熱地質、工程參數等,並於本月十四日在宜蘭員山開鑽國內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預計開挖至少四千公尺,昨舉行開工典禮。
郭智輝表示,深層地熱鑽井是關鍵里程碑,據經濟部地礦中心評估,台灣超過三千公尺深度的「深層地熱」潛能高達四十GW,商轉潛能約十GW,之前已有宜蘭清水地熱電廠成功案例,因此宜蘭地區的地熱潛能備受關注。
另,政府鼓勵大型資料中心可用在地綠能,郭智輝說,資料中心若可用地熱等乾淨綠能,將創造地方收益、增加地方就業,「地熱發展得越好,數據中心將可以在宜蘭發光發亮」。而他先前拋出的美菲日「呂宋經濟走廊」發展潔淨能源,地熱也是選項之一。
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指出,潔淨能源是中油轉型目標,期許地熱開發替宜蘭帶來穩定的能源,讓深層地熱成為護國神山的能源之一。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台灣經評估具經濟價值的深層地熱約有十GW,但這些是科學預測,需實際開挖才能了解實際蘊藏有多少可商轉的地熱能源;這次開鑽的井為研究井,預計將投入三.三七億元經費,需時至少一年半。鑽探過程與啟用的數據都會作為未來鑽井模型參數,盼可順利探得有經濟價值的熱源,並成為我國零碳能源重要的選項;若此次鑽探取得的地熱能源足夠,將另行申請供電執照。
若鑽得足夠地熱 將申請供電執照
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建成說明,台灣在環太平洋火環帶,地熱資源豐富,團隊以無人機搭載熱感應器掃描斷層,並透過地質結構分布比對熱源,最後選擇位於沖繩海槽擴張區域的蘭陽平原,該地的深層地熱分別位在蘭陽溪兩側,一側是紅柴林,另一側就是員山;又透過大地電磁、反射震測、震波成像法等探測技術,耗時兩年建立地下熱源3D模型,定位地熱能源儲集位置,最後擇定員山建井探鑿。
李建成指出,目前建立熱源3D模型技術中,地表下一到兩公里深熱度約攝氏一二○度,可試行發電,但若要達經濟規模,熱度須達一七○度以上,預計開挖至少四千公尺深;開挖過程中,就會知道地熱流量高度與範圍,目前推估至少有廿到卅MW發電量,可供數十萬戶家庭用電。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