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05:30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記者歐宇祥攝)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我國碳費預計今年敲定費率、明年正式上路,並以優惠費率促使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在今年第四季就將受理審查。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直言,若企業展現自主減碳企圖心,應可直接給予免徵,減排推進力更強。
碳費費率審議進入深水區,待十月七月召開第六次審議會討論優惠費率,屆時費率將正式定案,未來逐年調高;若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並達標、或經審查認定為高碳洩漏風險行業,可再打折,也可用國內外碳權抵減部分碳費。
儘管環境部稱,若企業取得優惠費率,初期需繳碳費每噸有望僅百元,不過產業界仍憂慮減碳財政壓力,有企業永續長私下透露,徵收碳費後、公司獲利被明顯削減,恐影響股價,尤其排碳大戶多是股市與經濟骨幹,影響甚鉅,國營企業也必騎虎難下。
李堅明指出,範疇二(間接能源)納入碳排計算,使企業碳排量膨脹,碳費徵收後的用途不明確,以及企業減碳成本高、自主減量計畫需切合企業狀況,現行是由環境部受理審查,需確保經濟部等熟悉產業的專家共同審理,才不致讓企業不堪負荷。
此外,根據現行規劃,國內碳權可抵免不超過十%的碳費,自願減量專案、抵換專案抵扣比率為一.二,屢被批評為「垃圾碳權」的先期專案則為○.三,而國外碳權則可抵不超過五%。
李堅明主張,應提高國外碳權抵免上限、如國內外相加最高抵減二十%,並清楚定義「高品質碳權」,讓達成目標的企業免徵碳費,才能加強企業參與誘因;他強調,碳費是減碳工具,應以最大化減碳成效的方向思考,自主減量計畫要合適、搭配高品質碳權的碳交易,才是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