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從111年3月引進心導管電氣燒灼手術(catheter ablation)幫助病人控制心律,該手術利用三維立體定位系統,透過定位導管精準定位出心臟內的異常放電位置,再使用電燒導管針對異常放電位置進行電燒,可有效阻斷異常放電造成的心律不整。
一位54歲女性,因腦梗塞中風住院,檢查後發現為心房顫動導致中風,經過四個月積極的復健及休養,終於擺脫輪椅可以自行行走;病人因擔憂再次中風,決定採用心導管射頻電燒術治療心房顫動,電燒治療後心律成功恢復正常竇性心律,手術順利並在術後第二天平安出院。
心房顫動無症狀 腦中風死亡率高3.5倍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林志憲指出,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的發生是因為左心房失去規則收縮的節律,並且快速且不規則的顫動,速度可達每分鐘300次以上,心房顫動常見的症狀有心悸、胸悶、呼吸喘、頭暈或無力,也可能毫無症狀,有許多病人是因為腦中風就醫才發現自己有心房顫動。
而心房顫動的病人腦中風機率是正常人的3至5倍,根據歐洲心臟協會2020年公布的數據,約20%至30%的腦中風和心房顫動有關,其死亡率更是正常人的1.5至3.5倍。
「心導管電氣燒灼」三維立體定位 阻斷異常放電心律不整
林志憲說明,心房顫動的治療重點為控制心律和預防中風。「控制心律」即恢復正常竇性心律,是心房顫動治療的最佳結果,可使用適當藥物減緩心跳速率;而「預防中風」為根據病人的中風風險,給予適當的口服抗凝血藥物,以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腦中風的機率。
抗心律不整藥物是控制心律的第一線治療,但藥物的副作用和缺乏長期療效是其缺點,一般而言,藥物的長期療效僅五成,換言之,有一半的病人在藥物治療下依然會面臨到心房顫動復發情形。而今對於藥物控制不佳或無法耐受藥物副作用的病人,除了抗心律不整藥物外,奇美醫學中心從111年3月引進心導管電氣燒灼手術(catheter ablation)幫助病人控制心律,該手術利用三維立體定位系統,透過定位導管精準定位出心臟內的異常放電位置,再使用電燒導管針對異常放電位置進行電燒,可有效阻斷異常放電造成的心律不整。
心跳忽快忽慢、不規則 應立即就醫檢查
林志憲最後也提醒,如果出現心跳忽快忽慢、不規則等心律不整的症狀,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若有心房顫動的病友,務必規則服藥,積極控制心律,以避免發生腦中風而抱憾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