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2-11-10 09:41

利多簇擁 健康醫療ETF吸金

基金》
【時報-台北電】通膨與升息議題,影響各產業股價表現,今年8月至今的股價震盪期,醫療族群展現抗跌性,法人指出,健康醫療ETF持續吸引資金穩定流入,價值族群較多的製藥類股支撐力道大,整體醫療產業俱備剛性需求,業績下修幅度小,還有包括藥廠成功解盲、醫療新產品推出,加上醫療廠商併購等利多消息,提振醫療產業表現。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經理人常李奕翰說明,第三季以來像是美國藥廠百健(Biogen)及日本製藥大廠衛材(Eisai)共同研發新藥lecanemab,三期臨床試驗達成目標,亦即最終階段臨床試驗確認能有效減緩認知和機能衰退,預計明年3月底前,將會在歐美和日本申請核准,解盲成功消息帶動一波股價反攻。 此外,醫療新產品也備具亮點,常李奕翰指出,美國德康醫療(Dexcom)推出新一代實時連續血糖監測儀CGM G7,體積更小減少約60%的大小,該項產品也獲得FDA批准,可連接第三方健身追蹤器如Apple Watch、Garmin及智能手錶等,可進行遠端監控。 另一項產業利多則是醫療廠商併購消息,常李奕翰表示,下半年來包括亞馬遜併購美國會員制連鎖診所One Medical以提供遠距醫療服務等,在此之前亞馬遜則是關閉原有的醫療照護部門,這項購併動作展現其重整醫療照護事業的企圖心。 安聯投信表示,生技產業的創新技術為產業長期核心競爭力,可解決全球目前高度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尤其是具有顛覆式創新利基的族群或主題,即使是在波動市場下,仍具一定吸引力;在題材上,相對看好領域包括:腫瘤學、神經學及罕見疾病等相關領域。 其次,年初以來生技醫療產業併購活動儘管受到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較大影響,但依舊維持相當的熱度,因此在投資價值面浮現情況下,持續看好下半年併購案的進度及有望受惠的族群。在政策面,美國FDA審藥態度依舊樂觀,也有助於支撐生技相關題材。在政策面,美國FDA審藥態度依舊樂觀,也有助於支撐生技相關題材。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游信凱表示,展望第四季及明年,新藥的藥證批准數量、後期臨床試驗的展開或公布的催化劑,以及醫療產業併購案,都是持續帶動生技醫療類股表現的成長動能,現階段在中大型新藥公司財報佳和臨床數據正向下,預估新藥成長動能仍可期,產品線齊全的中大型股票,預期未來仍是資金避風港。(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魏喬怡/台北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