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武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02-07 16:03
新國際關鍵貨幣之展望(下)
2010-02-07 工商時報 【本報訊】
二、美元維持國際地位的基礎
美元維持其目前國際關鍵貨幣的地位,主要是在國際金融市場、印鈔融通和綜合國力等方面有其異常優勢。
1.內涵既廣又深的國際金融市場。美元不僅是美國的主權貨幣,也是國際關鍵貨幣,因此各國與美國相關的國際收支上各項目活動,只要進出美國皆應以美元來結算。以其超強的經濟力量,帶動國際美元的大量供需,建立了巨大的國際金融市場,迄今(2009年9月)美國佔世界第1位之金融項目如下:
美元佔全球外匯存底主要幣別61.6%。
國際投資之資產和負債部位合計為43兆2千億美元。(2008年)
紐約股票市場年成交值33兆6千億美元。
公債市場日平均成交值5千5百億美元。
黃金準備為2億6千1百萬盎司。
SDR持有比重為17.96%。
2.享有國際關鍵貨幣「印鈔融通」的獨特優勢。美元作為國際關鍵貨幣,且在浮動匯率下享有下列獨特優勢,可充分利用達成其總體經濟的利益:
美國可用極低的印鑄成本發行美元通貨,購買外國的財貨和勞務及對外貸款,容易「印鈔救市」。
美國的財政與貿易雙赤字,以其國際優勢,在國際上可以「公債融通」支應,輕易得到國際資金投資,不失其債信。
美元貶值不會增加美國以美元表示的對外債務,和減少美國持有的美元外匯準備。
美元貶值可提高美國出口價格競爭力和增加美國海外投資匯回國內的美元投資利得,有助美國經濟成長。
3.世界超強的綜合國力。做為國際關鍵貨幣的主要條件,在於一國的綜合國力,層次遠高於於一國貨幣之匯率因素。中國社科院去(2009)年底所發表的2010年「國際形勢黃皮書」,世界綜合國力排名前三名依序為美國、日本和德國,中國排名第七,令人注意的是,美國在經濟、軍事、科技和國際貢獻,這四個較具動態國際影響能力的評比項目,皆佔國際第一位。
現行的美國可謂具日不落國的強大國勢,超強的國力做後盾,讓美元持有者,除經濟因素考量,更加有安全感和信賴感上之考量。
三、結論
金融海嘯餘波中,美元或有大幅貶值的時候,但即使對日圓貶值20%,逼近1995年4月19日歷史最低匯率水準-79.7日圓,由於有助美國出口競爭力的提升,加上上述得天獨厚的特殊條件,美元依然有相對優勢的國際地位。
(本文作者為中國輸出入銀行理事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