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4-02 09:12

臺慶科奉行「斷捨離」 七年獲利成長近兩倍

預計4月下旬掛牌上櫃的興櫃電感廠臺慶科(3357),目前興櫃價在140元以上,是少數被動元件廠高價股,動能來自於優秀的營運表現;臺慶科去年每股純益繳出高達8.07元的佳績,創下每股獲利的歷史新高,臺慶科之所以能在七年獲利成長近兩倍,來自於董事長謝明諺「超前部署」和「斷捨離」的營運策略。
臺慶科即將成為上櫃新兵,不過臺慶科其實已經有45年的歷史,早年從磁性材料開發起家,後來轉型為電感製造,2011年登入興櫃,目前有多達4800多種產品,可分為四大產品線,積層印刷式晶片、單線繞線式線圈、粉末壓鑄式線圈、雙線及多線繞線式線圈與網路變壓器。

只是,產品多不代表樣樣都好賺,2015年對臺慶科而言是一個關鍵轉折年,那一年謝明諺有感於公司獲利和每股純益一直停滯不前,如果再不調整就會不進則退,於是他啟動大改造,祭出「斷捨離」策略。

一位業界人士說:「很多經營者會認為每年EPS穩定維持3元很好啊!但他(謝明諺)有3元還不滿足,提前轉型,動很快。」

原來,過去臺慶科產品雖多且完整,但生產基地都散在各地,一個產品兩岸都有生產,效率不足。因此,謝明諺就先從生產基地的調整開始,首先,他將兩岸生產基地進行垂直及橫向整合,將同樣產品的產線全數移置大陸昆山廠及泗洪廠,藉由全自動化生產線及規模化大幅提升效能。

至於台灣,他決定退出價格比較差的市場,全力轉型以高毛利產品線及新產品量產擴充為主軸。然而,問題來了,提高毛利率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國內被動元件廠中電感廠的毛利率普遍落在25%至29%之間,臺慶科在2011年時,全年的平均毛利率才僅16.38%。臺慶科總經理謝明良回憶,當時經過公司內部多方討論之後,找三大毛利率偏低的原因並進行改造。

舉例來說,鐵芯是公司產品及掌握材料配方的命脈、不可能放棄,但為提升毛利率,公司決定鐵芯生產只供自家生產電感產品使用,不再外賣客戶,這個改變讓臺慶科雖然讓營收減少,卻讓利潤率提高,在一連串的調整,2014年毛利率就回升到24.37%,調整的成效開始顯現。

同業觀察,謝明諺在業務端和產線端都接觸過,可以使用電機繪畫模具,進行產線設備的開發,也可以站在第一線,開發新的客戶,可以說是一個「全才」的董事長。

正因為對產品、市場都很了解,謝明諺在面對不具競爭力的產品,或是價格不好的市場,總是能很果斷、立即性的淘汰或退出,彈性的策略,引領臺慶科往成長的方向邁進。

在良率改善、成本下降之後,謝明諺在看好車用與網通市場,也超前布署投入研發高毛利的車用大電流功率電感及網路變壓器,在網路變壓器方面,由於提前耕耘,技術不僅領先對手二至三年,更是罕見全自動繞線製程的產品,足以取代傳統人工製程的網路變壓器,已打入陸資供應鏈,台灣廠商也開始積極推廣,就是這樣具前瞻性的深謀遠慮,讓臺慶科的獲利大躍進。

法人分析,臺慶科最大優勢,在於產品從原料配方到後段成品,都採自動化製程,可自行完成,在成本掌握與新品開發更有優勢,去年毛利率超過30%,營收獲利成長率皆領先同業,看好今年仍能取得優於產業平均的成長。

兩策略奏效,也讓臺慶科在準備掛牌之際迎來好成績,謝明諺指出,目前看來消費性電子、網通、車用電子等需求持續向上,看好被動元件產業後市,以當前的訂單量來看,全年營運表現將優於去年。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