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h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10-07 21:46

分析:澳洲升息即衰退終結?除非就業市場回溫 難稱實質復甦

鉅亨網陳律安 外電報導
2009 / 10 / 07 星期三 21:30
澳洲上調利率,全球經濟衰退已然結束!現在唯一的問題在於,復甦會有多快及多強勁呢?
事情真能這麼順利嗎?不盡然。
《CNNMoney》總編輯 Paul R. la Monica 表示,復甦不會來得這麼快。試想,所有猜想經濟呈U型、V型、W型、L型、J型復甦的各種預測,到頭來好像都不是那麼一回事。
的確,從技術面來看,衰退可能已經結束,而股市也基於經濟重啟成長的想望而開始上揚。但是,只要人們一天對工作保有危機意識,那麼這樣的復甦就消費者來看,感受也不是那麼的真切。
多數美國企業 Q3、Q4 的財報將不值得大書特書。美國零售商協會周二 (6日) 也表示,今年假期季節銷售與去年相較,將下滑 1%。該協會提出的報告中提到,失業的疑慮、慘澹的薪水成長,是消費者減少開支的主因。
換句話說,在勞動市場低迷的情況下復甦,可能只是一個神話。
經濟學家 Oscar Gonzalez 表示:「只要勞動市場一日不復甦,就不能直指衰退已經結束。直到就業市場成長那天,我們將難以看到強勁復甦。」
這次的衰退,對美國的勞動階級來說,與 2001 年的衰退相比,感受更加強烈。超過 720 萬個工作在過往的 21 個月內流失,這真的相當狼狽。相形之下,從 2001 年 3 月至 2003 年 8 月間,美國在 30 個月內流失掉 270 萬個工作。
今年 9 月時,失業率已經來到 9.8%,就算是看多的經濟學家也承認,失業率尚未來到高點。上次衰退時,失業率於 2003 年 6 月達到頂峰的 6.3%。
不過這些只是表面上的數字,不足以真實描繪出就業市場的慘狀。美國勞動部也提出了所謂的就業不足率:一個計算因為無法謀得全職工作,屈就兼職工作的數據,也納入了放棄找工作之人。就在上月,就業不足率來到了 17%,上次的衰退則在 10.4% 就達到高峰了。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2001 年的衰退是由於企業在科技泡沫後縮減開支所致,消費者受到的衝擊較小,其影響範圍也較小。如果你不在華爾街或矽谷工作,感受將不會那麼強烈。
但是這次的衰退,則真的擊中了全美國人的痛處,不僅資產大幅縮水,付不出每月的房貸成了惡夢。
Gonzalez 依然相當擔憂,憂慮若更多人失業,好不容易略顯回穩的房市將再度疲軟。他說:「可能會有更多房屋流入市面;若就業市場未見改善,則查封及消費者破產的情形將持續上揚。我們的消費者現在十分脆弱。」
不過,若說經濟會持續惡化,倒也不見得,股市的動向雖然經常不理性,但是作為先行指標仍有一定的可信度。此外,製造及服務業也開始出現了復甦季向。
經濟學家 Chris Probyn 指出:「我想在夏末時,復甦的確已經展開。沒有理由單因勞工部的 9 月失業報告,就說美國將陷入雙谷底衰退。」
雖說如此,Probyn 還是表示,若有人以為復甦力道強勁,也該多留意就業市場。
Probyn 表示:「我沒看到上揚的汽車及房屋需求。消費者支出的反彈將相當疲弱,企業對徵人也將十分保守。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若人們的薪資無法提升,則復甦之路將被拉得漫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