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0-07 09:36
中國芯夢碎?大陸半導體業爛尾潮,六個百億級投資案停擺
「廠區雜草叢生,廠房還是未完工的毛坯屋狀態,辦公場所早已人去樓空,」這是當年被拿來跟南京台積電相提並論的南京德科碼的慘況,當年宣稱要投資25億美元,如今已淪為欠薪、欠工程款、欠借款的爛尾半導體投資案。
為擺脫晶片技術劣勢,大陸大力扶持半導體行業發展,但相關企業雨後春筍般出現之際,良莠不齊的問題也接連出現。
在過去一年多,江蘇、四川、湖北、貴州及陝西的六個人民幣百億級別的半導體項目先後停擺,業界擔憂將引發爛尾潮,造成政府資產損失。
「瞭望」周刊報導半導體爛尾潮的情形,並批評部份地方政府輕率及無判斷力,易成「冤大頭」。由於瞭望是新華社旗下媒體,文章可信度相當高,然而該文刊登後不久就被刪除,只有大陸主流媒體廣泛轉載。
德科碼曾被拿來跟南京台積電相提並論
周刊實地走訪部份停擺的半導體企業,包括位於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圍籬內的廠房依舊是未完工的狀態。
2015年底成立的南京德科碼,曾被拿來跟南京台積電相提並論,規劃生產電源管理晶片、微機電系統晶片等,但一期擬投資25億美元,實際到帳僅十分之一,法人代表李睿長期以「尋覓投資人」為由不知所蹤,最終卻淪為欠薪、欠工程款、欠借款的項目。
在四川成都高新區,2017年由美國晶片代工企業與成都市政府合作,規劃投資90.53億美元的成都格芯,占地近800畝的廠區,如今被長達幾公里的綠色鋼絲網圍着,除了入口處有保全外,廠內空無一人。
集微網報導,在停擺兩年半後,由前南韓SK海力士副會長崔珍奭(CHOIJINSEOG)所成立的一家新公司將接手,並在此基礎上建設DRAM生產線。
位於陝西西咸新區的陝西坤同,於2018年成立,原擬建設第6代柔性屏生產線,不過已陷入困境,核心高管盡數離職。
江蘇淮安的德淮半導體,於2016年成立時規劃總投資人民幣450億元,不過目前處於半停工狀態,當地政府部門組建相關工作組介入公司,推進相關盤活(採取措施使資產等恢復運作)工作。
貴州貴安新區的明星企業「貴州華芯通」,是貴州省政府2016年投入人民幣數十億元資金,與美國晶片巨頭高通(Qualcomm)合作,計劃生產對產業生態要求極高的處理器(CPU),去年宣布關閉,仍在破產清算。
湖北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總投資人民幣1280億元的武漢弘芯,瀕臨破產,2019年12月,該公司為首台高階光刻機進廠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如今這台全新尚未啟用的光刻機已被抵押給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