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dfg789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6-24 08:25

江啟臣改革路舉步維艱

國民黨歷經總統大選的再度重挫,黨內針對兩岸論述、九二共識重新檢討,成立改革委員會再造黨務是必須的作法,改革就是對既有觀念與權力結構的挑戰,反撲與阻力是預料中事,問題是,大選結束至今已過了五個月,改革步伐緩慢,加上青壯世代掌黨權,卻未能展現領導力量,反更弱勢不決,讓黨內對改革進程憂心,也使得大老們頻要下指導棋,更讓主席江啟臣舉步維艱。

改革委員會兩岸組建議案認為,在尊重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的事實,以及本於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上,才有兩岸共識,包括九二共識在內,也才能重啟兩岸協商,此一論述內容是可以討論。歷經大選兩度重挫,年輕選票完全不認同國民黨,青壯派急欲與年輕世代對話,出發點也可以理解。

但問題是,百年歷史的國民黨原本就是包袱沉重,除了論述本身能否是否完整得到多數認同,更要有極強的溝通能力及執行力,同時要先確立黨的基本理念價值,否則任何論述的提出,都會受到強烈的質疑與既有勢力的反撲。

青壯派欲藉改革讓國民黨為台灣主流民意認同,最快速的作法就是丟去包袱,親中標籤要丟,買辦文化要丟,不當的黨產要丟,老舊醬缸文化要丟,丟包袱容易,問題是,丟完了的國民黨還是國民黨嗎?

國民黨改革不是不能打掉重練,兩岸論述也或可辯到天荒地老找出共識團結前行,但眼下的黨,有條件這樣做嗎?青壯派當家至今已三個多月,補選黨主席任期轉眼已到下半場;兩千年大選國民黨首度失去政權,在強而有力的黨中央主導下,三個月完成黨務再造案,如今弱勢的黨中央步伐猶豫,率爾要挑戰兩岸論述全面改造,有可能嗎?改造論述的工程與架構做了沒有?說服黨內與社會的部署做了沒有?這些工作都沒做,談改革就是紙上談兵。

在大老反撲後,黨內馬上被切割成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論戰,兩岸論述只是黨內再造的開端,關鍵是國民黨根本找不到自己在當下台灣社會的定位。提出改革案的黨中央本就要接受挑戰,但當下黨中央的方案顯然不足。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