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市櫃公司稅後純益交出台股史上第三高的2兆元好成績,惟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產業前景不明,全體上市櫃公司現金股利合計僅1.35兆元,為六年來首度衰退;其中高達1092家公司的現金股利衰退或是掛零,家數創近年來新高。
隨主管機關推行健全股利等政策,及影響力日漸高漲的外資對現金股利強力要求,上市櫃公司的股利政策也由過往的股票股利逐漸以現金股利取代。
經濟日報提供
以2008年來看,當年現金股利僅5.34億元(金融海嘯發生),隨後在2009年跳增至7316億元、大幅成長1370倍,現金股利也成為各上市櫃公司股利政策的主流。
尤其是2012年iPhone開始熱銷,相關供應鏈獲利大幅成長,當年現金股利6938億元,至2018年發放1.43兆元現金股利,成長逾一倍。
而上市櫃公司2019年年獲利也交出2兆元的史上第三高佳績,原本市場預期在蘋果今年度將推出首支5G新機帶動下,現金股利可望再寫新猶,無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造成經濟損傷,各上市櫃公司為保一定現金在手,對去年現金股利發放態度也轉趨保守。
一位不具名的大型金控董座就坦言,為因應肺炎疫情與隨後突發事件衝擊,調降原本預計配發的每股現金股利近一成,以「儲糧過冬」,使得全體現金股利也降至1.35兆元,結束過去六年的快速成長期。
細部分析,台積電、鴻海、國泰金、聯發科等555家公司發放的現金股利水準,仍較前一年度增加,台塑四寶及電信三雄等620家公司不如前一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