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習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實力養成
發佈於 2008-08-29 21:29
要在股市賺錢的一定要看歐
要在股市賺錢的一定要看歐
你是否注意到,一些一夕之間發生財務危機的公司,往往是我們心目中的『大』公司,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常常是因為公司在資產與負債的比例分配不當。因此我們必須透過以下的這幾項財務指標來分析解決。
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指公司可在短期內轉換成現金的資產,流動負債指即將在一年內到期的負債,這些我們在剛剛財務報表的資產負債表中都可以找到。流動比率高,代表公司可利用流動資產來支應流動負債的能力較強,因此償債能力也就較高。但是流動比率並非越高越好,因為一家公司的流動資產很多的話,那麼他的資產可能並沒有被妥善運用。
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在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的項目包括了存貨及預付款項,然而,若就變現性以支應短期負債來看,存貨的變現能力並不大,即使得以變現,可能也會損失一部份的金額,而預付款項,例如預付租金,則沒有變現的價值,因此如果我們如果要了解一家公司的償債能力,單單看流動比率並不足夠,速動資產就是從流動資產中扣除了剛剛提到的的存貨及預付款項這兩項,使得速動比率較流動比率更有參考價值。
存貨週轉率
存貨週轉率=營業成本÷存貨
存貨週轉率是貨品銷售速度的指標,若比率越高,顯示公司控制存貨的能力越好,可降低資金積壓的壓力,同時也降低倉儲的費用。
存貨週轉率是貨品銷售速度的指標,若比率越高,顯示公司控制存貨的能力越好,可降低資金積壓的壓力,同時也降低倉儲的費用。
應收帳款週轉率
應收帳款週轉率=營業收入÷各期平均應收款項餘額,應收款項包括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週轉率越高,表示壞帳的可能性越小,可以避免壞帳所可能帶來的損失,而且另一方面公司也有較多的資金在手上可以運用,顯示公司的經營績效、財務安全等均較為健全。
競爭性指標
一家公司如果賺錢,它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相對來說當然就比較強,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的這些指標來判斷公司賺錢的能力如何?
毛利率
毛利率=(營業毛利÷營業收入)×100﹪
因為營業毛利是營業收入減掉營業成本的結果,因此毛利率代表的是產品的成本以及收入的關係,毛利率越高,代表營業成本佔營業收入的比率越低,也就是經營者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出售價較高的產品,對於公司的競爭力當然也就越有幫助。
淨利率
淨利率=(稅後淨利÷營業收入)×100﹪
比率越高,代表公司的經營越佳。
純益率
純益率=【稅前淨利÷(營業收入+營業外收入)】×100﹪
表示稅前淨利占總收入的比率。比率越高,顯示企業包括營業收入及營業外收入,整體賺錢能力也就越強,在產業中公司就越有競爭表現的能力。
資產報酬率
資產報酬率=(稅前淨利÷資產總額)×100﹪
顧名思義,這項指標表現的是資產運用的效率,同樣的資產設備能夠帶來多少的淨利收入。資產報酬率越高表示資產運用效率越佳,反之則較差。
股東權益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股利發放數)股東權益)×100﹪
本比率顯示稅後損益與股東權益間的關係,股東權益報酬率若越高,顯示公司的獲利能力越佳。
財務指標中所用到的一些數值,我們方才在財務報表中已經大致提及它的涵義,這些財務指標是幫助我們評鑑一間公司能力的一項工具,幸運的是我們不用拿來考試,所以你也只要知道它的由來以及所代表的意義即可,其他繁複的計算,當然是交給電腦囉!你也可以在我們的個股資料中查到全台灣所有上市上櫃公司的財務指標! 我們把財務指標粗略分為幾個方面:成長性指標、競爭性指標、安全性指標
☆成長性指標
這一類的指標用意在評斷一間公司的盈餘方面是否屬於成長或者是屬於衰退的階段,這會影響到這間公司發展的潛力,是否具有成長的空間。因此主要是利用同一家公司當年和前一年的營業情形來比較。比較常見的如下:
營收成長率
營收成長率=(當年的營業收入-前一年的營業收入)÷前一年的營業收入, 我們必須從連續兩年損益表中找到營業收入這個項目,如果連續幾年營收成長率都呈現上漲,就表示公司正在成長的階段,如果成長率停滯,甚至出現負成長,可能公司發展正在走下坡,我們應特別注意。另外,成長率應該要是一種穩定的變化,如果說某家公司的成長率忽上忽下的變化,或是某年忽然呈現很高的成長率,這家公司的營業情形可能不夠穩定,或者是公司急速擴充,都不見得是好現象。所以對於營收成長率的觀察最好不只是單單一個年份。
稅後淨利成長率
稅後淨利成長率=(當年稅後淨利-前一年稅後淨利)÷前一年稅後淨利
可以看出公司稅後淨利成長的情況。公司的營業成長高,未必代表稅後淨利成長率也高,因為營業收入的高成長有時可能為了搶市場,因而削價競爭,本身利潤空間並不太。因此稅後淨利成長率更能看出企業經營能力和效率。
你知道所謂聰明的投資人並不是每天聽消息搶進殺出,而是利用財務報表進行基本分析,以逸代勞,因為他們懂得「從資產負債表看出公司的實力是否雄厚,經得起研究發展的潛龍期;從損益表看出公司是不是賺錢,正處於飛龍期;從現金流量表看出公司的經營者是不是對未來加以投資,求新求變,處於亢龍期」,抓著金雞,等生金雞蛋。
究竟什麼是財務報表?財務報表包含了什麼呢?財務報表包含了四個部分:
1.損益表
2.資產負債表
3.現金流量表
4.股東權益變動表
雖然每份報表都是一大堆數字及文字所組成,但你只要能捉住每份報表的重點及你所需關心的部分,事實上財務報表並沒有你想像中困難。我們可以先從名詞上來理解每份報表的意義:
首先是損益表。損,就是賠錢,益,就是賺錢,所以損益表要看什麼呢?很簡單嘛,就是公司賺錢或賠錢的報表。而你要知道公司賺不賺錢,一定會看看他生意如何?成本多少?花了多少費用?繳了多少稅?最後得出這家公司在某段時間內的淨利。這就是損益表的主要架構。
接下來讓我們來看資產負債表。顧名思義,就是看公司在一段期間內資產和負債情形的報表,你可以從中得知公司財產的多少以及公司目前資金運作的情形、債務的狀況。資產負債表包含了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三個部分。
何謂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表現的就是一家公司現金活動的情形,許多企業發生週轉不靈,不見得是因為公司的財力不足,往往是因為現金流量的管理不當。
純益率→純益率=(稅前淨利÷總收入)×100﹪,比率越高,顯示企業整體賺錢能力越強。
資產報酬率→資產報酬率=(稅前淨利÷資產總額)×100﹪,比率越高,顯示資產運用的效率越佳。
股東權益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淨利÷股東權益合計)×100﹪,比率越高表示公司獲利能力越佳,當然也就越值得投資。
本益比→本,本金,益,利益,投資者所投入的本金和其所回收的利益的比值。因此衡量股票的本益比=每股股價÷每股稅後盈餘,通常本益比幾倍為合理並無一定的標準,應比較整體股市及其產業之本益比,不過在相同的情況下,可選擇本益比較低者。
PEG→PEG=本益比÷預估成長率,以判斷股價的變化和未來成長率是否相符。
流動比率→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流動比率代表公司以流動資產支應短期債權人的求償能力。流動比率過低,公司可能會發生週轉不靈,但如果比率過高,代表公司短期資金的應用效率較差。
速動比率→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資產包括現金、股票、銀行存款、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和流動資產的不同為存貨及預付款項。目的在於了解公司以速動資產支應流動負債的償債能力,對公司短期償債能力而言,速動比率較流動比率更有參考價值。
利息保障倍數→顯示公司盈餘與利息支出的比重,利息保障倍數=稅前淨利+本期利息支出÷利息支出。一般而言代表公司該比率越高表示支付利息及償還借款能力較佳。
存貨週轉率→存貨週轉率=營業成本÷存貨,一般而言該比率越高,表示公司控制存貨的能力越好,可避免資金積壓。
應收帳款週轉率→應收帳款週轉率=營業收入÷各期平均應收款項餘額,應收款項包括應收帳款及應收票據,應收帳款週轉率越大,表示壞帳的可能性越小,公司經營績效較佳。
殖利率→殖利率為判別收益的參考標的之一。所謂殖利率即股利除以股價。例如殖利率和銀利息相比,如殖利率高於銀行存款利息,則表示其為值得投資的股票。
毛利率→毛利率=營業毛利÷營業收入,毛利率越高表示成本越低,生產的產品因而較具競爭力,有較佳的成長空間。
淨利率→淨利率=營業淨利÷營業收入,一般說來公司該比率越高表示營運結果較佳。
營收成長率→營收成長率=(當年的營業收入-前一年的營業收入)÷前一年的營業收入,可看出企業營業收入增加的速度。
稅後淨利成長率→稅後淨利成長率=(當年的營業收入-前一年的營業收入)÷前一年的稅後淨利,可看出公司稅後淨利成長的情況。
利多→刺激股價上漲的消息或新聞。
利空→刺激股價下跌的消息或新聞。
軋空→投資人利用融資放空股票,預期股價將下跌,然而遇到股價不跌反漲時,投資人反而被迫必須以高價買回股票回補,稱之為軋空。
多殺多→股市大跌時,多頭(融資投資人)為減少損失拋售持股,因而造成股價加速下跌,稱為多殺多。
區間整理→股價經過一段急速上漲或下跌後,遭遇阻力或支撐,使股價呈現在一個價格區間內小幅度上下變動的現象。
多頭市場→大多投資人看好股市或認為股價會上漲的市場,稱為多頭市場。
空頭市場→大多投資人對股市表現悲觀或認為股價會下跌的市場,稱為空頭市場。
摩根概念股→指摩根史坦利機再所選擇列入摩根史坦利指數的股票,往往具有指標性的作用。
中國概念股→在中國大陸有轉投資的公司,其轉投資金額較大或者大陸之轉投營收佔母公司營收就重高者。
外資概念股→外資進入國內股市,已經投資或可能投資的股票。因為外資往往挾帶較多資金,動向備受關注,外資看好的股票常常成為股市的動態指標
董監事→董事及監察人的簡稱,由股東選舉產生,董事負責決定公司營運重大事項,監察人負責監督董事決策方向。三年為一任。
董事會→由股東選舉所產生的董事組成的會議,可不定期召開,至少三人,決定公司營運重大事項。
損益表→表現公司營運狀況賺錢或賠錢的報表。從公司的生意如何(營業收入)?成本多少(營業成本)?花了多少費用(營業費用)?繳了多少稅?最後得出這家公司在某段時間內的淨利(本期稅後淨利)。這就是損益表的主要架構。
資產負債表→看公司在一段期間內資產和負債情形的報表,你可以從中得知公司財產的多少以及公司目前資金運作的情形、債務的狀況。資產負債表包含了資產、負債及股東權益三個部分。
現金流量表→可以從中看出一家企業取得現金的來源以及運用資金的方式。包括三部份:營業活動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理財活動的現金流量。
股東權益變動→表從中可得知股東投資此間公司後所享受的權益及賺得的錢。
營業收入→就是一家公司在一段期間內賣出商品或提供勞務的收入。營業收入越高,表示公司生意越好。
別稱銷貨收入、營業額、營收總額、銷貨淨額、營收、收入
營業成本→當公司生產製造產品時所產生的費用,例如購買原物料、包裝、運送等,都屬於營業成本。
別稱直接成本、銷貨成本、成本
營業毛利→營業毛利=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別稱毛利、稅前毛利
營業費用→營業費用指的是公司營運過程中所衍生出來的費用,例如員工薪資、租金等。
別稱間接成本、銷貨費用、管銷成本、營業支出、營運費用、費用
營業利益(損失)→營業利益=營業毛利-營業費用。如果是正數,就是營業利益,反之,則為營業損失。
營業外收支→乃營業外收入及營業外支出相減的結果。所謂『營業外』就是指公司的營業項目以外的活動。例如:利息的收入或支出、投資收益或損失。
別稱業外支出、非營業支出
流動資產→包括現金以及各種一年內可以轉換為現金的資產。
固定資產→不容易轉換為現金的資產,包括有行及無形的資產,有形的資產例如土地、機器設備等;無形資產就是一些沒有實體的資產,例如著作權、專利權等。
長期資產→指投資時間在一年以上,例如購買有價證券、發展新事業等。
無形資產→無實體的資產,如專利權、著作權等。
流動負債→泛指一年內即將償還的債務。
長期負債→償還期限超過一年的負債。
每保留盈餘→依公司法規定,公司必須在每年稅後淨利中保留10﹪為法定公積。另外還有一些歷年累積未分配的盈餘,統稱為保留盈餘。 股盈餘→本期稅後淨利÷發行股數,數字越高代表公司能賺到越多錢。
稅前淨利→稅前淨利=營業利益+營業外收益(損失)。可以看出一家公司在繳稅前是否有賺錢。 別稱 稅前獲利、稅前盈餘
稅後淨利→稅後淨利=所有收入(營業收入+營業外收入)-所有支出(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所得稅),即一家公司在損益表涵蓋的期間中,公司收益情形的總表現。
股東權益→即股東可享有分配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