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客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08-28 15:40

老謝看世界

馬總統拚經濟的任督二脈在稅改
財訊月刊發行人兼社長◎謝金河
台灣不但要面對中國崛起產生的吸金效應,還要面對同樣來自四小龍的競爭,加上其他新興國家的壓力,如果沒有一套具足夠競爭力的稅制規畫,很難在全球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台灣需要稅改來增強經濟的競爭力,這是馬蕭競選拚經濟的主軸之一。馬總統上任後,先推出眾望所歸的兩岸開放政策,理論上台灣經濟應該出現久旱逢甘霖的新氣象,沒想到五二○之後股市大跌,重創了馬政府拚經濟的成績單,大家莫不積極尋找問題出在哪裡?答案終於找到了—台灣要透過稅改來增強競爭力。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再度推出把台灣變成「亞太中心」的想法,行政院長劉兆玄八月十八日宣示台灣要成為亞太金融中心,副總統蕭萬長也附和,而金管會主委陳樹最近積極號召台商回台第一或第二上市,希望台灣發展成為亞太資產管理中心。不管是資產管理中心或是亞太金融中心,台灣最欠缺的是爭取資金的競爭力。
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後,正式揭開「世界是平的」時代,資金在全世界流竄,錢流向哪裡?考量的因素,不外乎是這個地方是否相對安全?租稅是不是有競爭力?資金的進出是不是有管制?是不是最有投資潛力?像中國在吸引外資(FDI)遙遙領先,因為經濟崛起,人民幣升值力道強勁,雖然人民幣管制,但是熱錢仍然流竄。香港、新加坡以金融服務與貿易為導向,吸金的手段當然是降稅。台灣不但要面對中國崛起產生的吸金效應,還要面對同樣來自四小龍的競爭,加上其他新興國家的壓力,如果沒有一套具足夠競爭力的稅制規畫,很難在全球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馬蕭團隊在競選中即喊出「輕稅簡政」的目標,五二○之前,即宣布選後成立賦稅改革委員會。也許馬總統了解,兩岸開放政策是全民共識度較高決策,因此,他上任後並沒有成立「兩岸政策開放委員會」之類的組織,開放立即付諸實現,但是稅改向來爭議多,主張透過稅改增強競爭力與主張公平性重於一切的企業團體與學者兩方拉鋸激烈。因此,賦改會成了凝聚稅改共識的平台。
不過這個國人期待的賦改會,會不會重蹈扁政府時代的「經續會」覆轍?值得深入來思考。在二○○六年蘇貞昌擔任行政院長的時代,民進黨政府為了突破兩岸政策僵局,籌組了一個經濟永續發展委員會,這個組織原本要凝聚大家對兩岸政策共識的平台,可是經續會採用共識決,即每一個案子必須每一位委員通過,才能送到行政院成為政策依據。結果台聯少數委員杯葛,加上前一銀董事長黃天麟隻身力抗所有專家學者,這場陣仗很大的會議,最後是船過水無痕,兩岸開放的事,只好等到政黨輪替之後再說。
這次賦改會是否會步上經續會的老路?目前看起來也是前途坎坷,從五月三十日財長李述德指示將賦改會由產官學民代組成,這其中工商團體是否列入賦改會擔任委員,立即引來爭議。最後決議是工商團體只能獲邀擔任諮詢委員,完全不能主導議題與內容。擔任賦改會主委的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甚至公開指出,為稅改要擋既得利益者。
六月卅日賦改會召開成立大會,行政院公布核定的委員、諮詢委員共計四十八位,稅改專家政大財政系教授曾巨威出任副主任委員,他對稅改一向具強烈使命感,還強調,是他建議賦改會委員不要有利益團體參加。二十位委員中,有很多都是像他這樣強調租稅公平的教授。一向主張高稅率的簡錫最近就強調瑞士、瑞典是高稅率的國家,經濟發展仍那麼順暢,他對減稅一事是一夫當關反對到底。這一群非常有使命感的專家學者掌握了賦改會,他們的理念就好像黃天麟對開放兩岸政策誓死反對一般的堅定,賦改會的結論其實老早已經有了答案。
八月十八日,行政院長劉兆玄接受媒體記者訪問時再三強調,台灣要引導更多資金進來,把餅做大,對每一個人都有利,他主張稅改要先求競爭力,再來考慮公平性。副總統蕭萬長十九日出席金融研訓院主辦的「共同打造亞太金融中心之願景與策略高峰會議」時,也公開指出:台灣要成為亞太資產管理中心、籌資中心,就要面對東京、香港、新加坡、上海、南韓的競爭,其中香港的營所稅只有一六‧五%,新加坡一八%,台灣仍在二五%。個人綜所稅,香港一七%,新加坡二○%,台灣卻高達四○%,而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都沒有遺贈稅,台灣還高達五○%。因此,蕭副總統的結論是「降稅才能打造具台灣特色的亞太金融中心。」
蕭副總統、劉院長都很清楚點出台灣要創造有競爭力的租稅環境,這如同○六年的陳水扁總統、蘇貞昌院長,也都知道兩岸開放是不得不走的大路,但是經續會出了幾個委員擋架,開放之路就此中斷。這次賦稅改革如何增強台灣競爭力,大家心知肚明,但是,賦改會委員多數認為公平重於一切,賦改會送給全民的第一項大禮卻是課徵證所稅。
強調租稅公平的學者都認為高稅率才能課到重稅,其實資金老早已無國界。這些年來,國人投資國外證券資產淨額即達六‧八兆台幣,單是購買海外基金就高達二‧一兆元。台灣特殊的政治定位,已使得台灣資金一向停泊在外,而新加坡、香港的低稅率政策,又成了台灣資金最佳避風港,台灣徒然擁有高稅率,反而課不到稅,香港取消遺產稅後,香港金融體系管理的金融資產從二千一百億美元增加到一‧二四兆美元,年成長率達四四‧一%,新加坡也是如此,單是管理外國人的資產比重就達八六%。
台灣的遺贈稅率達五○%,如果以台灣的資產實力,換算一年的死亡率,一年理應課得四千億到五千億元的遺贈稅,但是二○○○年以來,台灣的遺贈稅只課到一八六億到三○二億元間,也就是說連一成都不到,這是因為台灣的高稅率把錢趕跑了,加上富人避稅有道,說明了高稅率不一定課得到高稅收。
很多了解稅負現實面的企業人士及會計師都被排除在賦改會門外,即使劉院長、蕭副總統已經把稅改答案說得很清楚,但是賦改會委員對課稅公平性的堅持,恐怕會使賦改會的改革方向變了調。賦稅改革一定會革出台灣更多問題。最後,什麼「亞太金融中心」、「亞太資產管理中心」的目標只是自己喊爽而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