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t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9-12-07 04:44

亞洲擴張財政 力道加大

經濟成長停滯不前,加上央行逐漸撤回貨幣寬鬆措施,亞洲各國政府紛紛開始盡自己該盡的力,擴張財政以提振經濟成長,且這股趨勢將延續到2020年,中國大陸、南韓、泰國及新加坡都可能推出更多財政刺激政策。

 

彭博資訊報導,日本政府5日已宣布規模約26兆日圓(239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其中約一半來自政府支出。香港政府則比安倍當局早一天宣布,以規模約港幣40億元(5.11億美元)的刺激措施,支援因幾個月來政治動盪而受創的企業,且財政司也正在研究針對航空業的紓困措施,包括考慮減少對該產業的收費。

金英證券資深經濟學家蔡漢斌(音譯)表示:「這種情況只會愈來愈多…鑒於利率接近零,貨幣政策的空間已經縮小。人們正逐漸意識到不能只仰賴央行,政府也必須透過財政政策提供支援。」

但說比做往往更容易,因相較於利率決策常只需由央行委員會決定,財政刺激方案卻需要政府甚至國會的批准,且可能會有法定負債上限問題,加上財政政策的效果可能會明顯延遲,因此也可能讓屆時就要下台的領導人興趣缺缺。不過,豐業銀行亞太經濟主管麥卡利表示,官員已開始採取更多行動,「我認為現實是,他們需要鬆開荷包。」

RBC財富管理公司指出,中國大陸明年可能繼續貨幣與財政刺激雙管齊下,支撐經濟,財政措施包括減稅、投資基礎建設,以及出台政策支持風險最高的產業等。高盛認為,大陸預料將允許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率從今年的2.8%提高到3%。

南韓明年可能會在成長依然不振之際追加預算,新加坡可能提出擴張性的明年度預算,泰國明年也將以財政刺激為振興經濟的主角。

南韓政府將明年預算提高至破紀錄的513.5兆韓元(4310億美元),比今年主要預算增9.3%。泰國政府8月則已端出100億美元的一系列計畫,上周又通過新一輪刺激方案,目標刺激出逾1000億泰銖(33億美元)的消費。

近來其他亞洲國家也陸續推出財政刺激政策,例如印度總理莫迪政府也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來抑制經濟成長減緩,包括200億美元的企業減稅、14億美元的住宅計畫搶救方案,以及70億美元的出口商刺激計畫。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